怎么就不言谢了。
我同意了吗?
李平归一愣,接着朗笑出声。
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表露真性情,没了一身五花肉,再加上还算端正的五官,看起来还有点小帅。
就是年纪大了点。
不过也算个帅了。
“公主放心,若他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平归定不推辞!”
自称平归,这是将顾南烟当同辈友人看待了。
李平归走了,顾南烟坐在院中,直到手中的茶盏冰凉才回了屋。
李平归,沈太后亲子,自从她见到那套蓝宝石头面时便知道了。
特别是那日见到他瘦下来的样子,眉眼间与沈太后有三四分相似。
本就有所怀疑的顾南烟,更加肯定他与太后有关。
最初让她怀疑的事,是沈太后对宁王之死的态度。
她表露出的悲伤,太流于表面。
(
第369章 启程回明山
后来又得知,不管宁王也好,靖王也好,与李平归都是同一月出生。
皇家有同岁的孩子并不稀奇。
可李家一脉向来子嗣不丰,同时有三个同年同月出生的孩子,就很奇怪了。
于是顾南烟便让李逸查了宫中记录,得知宁王出生那日,沈太后生产的地方曾发生一场不大不小的火灾。
若想从中做手脚,将皇子调换出宫,也不算难事。
更古怪的是,当年沈太后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都死于非命。
就连接生的稳婆都失了踪。
李逸使了些手段,找到了那稳婆的家人。
据那家人所说,稳婆自进了宫,便再没回去过。
顾南烟当时也只是怀疑,宁王并不是沈太后亲子,她将视线放在了同一日发作,生下靖王的宫女身上。
然而那个宫女并没有问题,也确实是难产而亡。
而后李逸又去查了出入记录,发现当时的贤阳王妃身边的嬷嬷曾在当日进过宫。
贤阳王妃,便是贤阳郡王的母亲。
据说沈太后还未入宫时,二人十分要好,胜似亲姐妹。
贤阳王乃先帝幼弟,他的妻子又与沈太后交好,手帕交生产,她自己还没出月子,让人进宫看望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也就是那一次进宫,原本身为皇子的李平归被换了出来。
沈太后身怀前朝血脉,虽然保密措施做的不错,也难免以后不会泄露。
为了保护儿子,将之送出宫去也不难理解。
至于贤阳王妃?
是她为了姐妹两肋插刀,不惜牺牲亲子吗?
那可不一定。
据她所知,贤阳王妃刚嫁进王府的时候,曾经小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