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也表示过军统不应再拥有和过去一样庞大的组织和巨额的开支,这是由于戴
笠杀过给他弄钱的心腹林世良。至于过去复兴社中的一些太保之流如邓文仪、康泽、
贺衷寒等人,则是想由自己来分掌特务组织,扩充个人势力,所以也跟着叫喊缩减
军统。在此四面楚歌声中,由于得到蒋介石的袒护和宋子文、胡宗南等的支持,这
个特务组织才改头换面地保留下来。(奇*书*网^.^整*理*提*供)
当初在没有决定将保密局附设在国防部之前,毛人凤与唐纵曾一度商量向蒋介
石建议把军统改为"国防警察局"。蒋介石没有同意,他认为这一名称不适合军统
工作的职权范围。以后决定附设在新成立的国防部时,毛人风又建议仍然保留调查
统计局这个名称。蒋介石自己很清楚,调查统计局这块招牌上涂的鲜血太多,再拿
出来实在太不雅观,便采用了"保密局"这样一个比较隐讳的名称。当国防部各厅
局的名称、组织及人数、经费等都已决定好了,最后才提出保密局来,这说明这个
组织在当时国民党内部也曾经有一个"难产"的过程。
保密局成立前后,蒋介石最为关心、考虑也最多的问题,倒不是用这一个名称
或那一个名称,而是戴笠死后的继任人能不能和戴笠一样把戴经营了十多年的这个
庞大集团很好地领导起来,继续为他效命;其次是这个集团今后对预算以外的庞大
开支怎样支付。戴笠在世时,这笔见不得人的巨款,大部分是自行筹措。抗战期间,
戴笠用制造沦陷区行使的伪币的办法,榨取沦陷区人民的血汗,充实特务经费,胜
利后这个办法已不能用。蒋介石为了避免以后由他经常下手令,按月支付预算以外
的巨额特别费,便考虑怎样能使保密局做到"自力更生"。他多次找毛人凤、郑介
民研究这一问题,最后决定,军统在各地接收敌伪的现金财宝不送交敌伪产业处理
局,准许保密局留下来作为基金。此外,蒋介石还准许保密局经营接收敌伪的一些
企业,并把与美帝特务合作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剩余物资,一并交由保密
局经营,以便将盈利所得作为预算以外的特务活动费用。但蒋介石对郑介民、毛人
风、唐纵,又不像对戴笠一样放得下心,便加派在他身边多年的机要室主任毛庆祥
共同主持这一工作,由他们四个人组成一个委员会。经多次研究结果,决定把军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