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迟疑了一瞬,试探问:戍边二十载,打得北狄不敢妄动的定远侯之子
赵琅点头:对,他的幼子。李大将军几乎一辈子都在抗击北狄,七个儿子在他戍边的二十年死了六个,只剩下这个最小也是最聪明的了。
戚乐道:既然如此,那这位李小将军应该也在戍边才对,你是如何认识他的,他又要如何替你试探皇长孙
赵琅笑道:我还能怎么认识,酒席上认识的啊。我和他是喝酒的朋友。前些日子北狄刚递了降书,北边能安稳好一会儿,皇上龙心大悦,命李氏父子回朝受封。命令是两个月前下的,算算时间,也就这两天的功夫差不多到建邺。等他回来,皇长孙必然是要去联络感情的,请他在宴席上试探两句,比咱们刻意去请还要不着痕迹。
赵琅想得稳妥,戚乐自然没有什么要说的。
她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了赵琅,再由赵琅书信李闻道请他帮忙。
临了,戚乐打算回府的时候,忽问了一句赵琅:小舅舅,有件事我觉得还是要提醒你一下。
赵琅原本都半支起身打算写信了,突然听了戚乐这么一句,下意识抬头。
戚乐对着赵琅笑笑,她说:如果不想外祖父发觉你不是个彻底的纨绔,等李闻道回来后,你去和他喝酒时,对外的语气一定要更自傲、更与有荣焉一点。
赵琅:
戚乐道:这样才更像一个跟着酒肉朋友鸡犬升天的纨绔弟子,而不是因志而交的道合好友。
赵琅:
赵琅沉默片刻,郑重地询问戚乐:你到底是什么来头,和你说话还得注意每个字了是吧
戚乐道:按照你的说法,我只是对人的语气和神态比较敏感。戚乐笑眯眯地:挺好的呀,你鉴哭,我鉴笑,咱俩凑起来也就齐活了。
赵琅被她这一句噎死,只能瞧着戚乐心情大好的晃着袖子便从他院子里走出去了。
赵琅被气了个倒仰,以至于他在写给李闻道的信最末尾,多加了一句在北地那么久,你有没有认识过擅长驱鬼的高人不要求他把鬼真的打死了,能吓唬对方就行。
至于在路上的李闻道收到赵琅这封信,瞧见末尾的话,以为他又发了神经,以致回去的半路上给他买了些艾叶泡酒,好见面给赵琅驱他自己的邪就都是后话了。
正如赵琅所说的那样。
没过一日,北军即将回朝的消息便传遍了建邺。皇上大喜,要亲自开城门迎接功臣。可建邺城外还满是流民,若是北军班师回朝的路上遇见这些流民又或者回朝那日,这些人出现在皇城脚下都是极大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