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来又挑去,福娘还真发现了一个人选。
顶顶合她心意的那种。
九月九,重阳节。
这一天,福娘给纪家奶奶送去了一小坛的菊花酿和一食盒的粟子糕。
“菊花酿,粟子糕,重阳节的节庆美食,全是我亲手做的,拿来给纪家奶奶和阿德、阿义一起尝尝。”
福娘送了礼物后,又笑道:“只是,我的手艺不精,纪家奶奶莫笑话我做得不够味道。”
“好姑娘,你送来的礼物,老婆子我喜欢。”纪家奶奶接过了福娘的礼物,满面欢喜,那笑得是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当然,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们,邻里亲戚间送礼物一般就是些吃食。
纪家奶奶接了礼,自然有回礼。
“这是阿德拿回来的石榴,这水果喻意好,福娘你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味。”纪家奶奶往福娘提东西的小竹篮里,塞上了六个圆滚滚的石榴。
“太多了,太多了。”
福娘望着石榴果儿,连连拒绝这般塞满小竹篮的举动。
“怎么?瞧不上老婆子家的水果?”纪家奶奶唬了脸,道:“你若不收石榴,那什么酒和糕,老婆子同样不要了。”
福娘在纪家奶奶的热心下,倒是不得不接下了六个圆滚滚的石榴。
“唉呀,我都差点忘记正事。”
“纪家奶奶,我爹让阿德去我家一起用晚饭。对了,我娘叮嘱过,您老人家可千万得告诉阿德别带什么礼物上门。要不然,我爹准撵人的。”
福娘连忙补充了话道。
前面中秋节时,两家相互赠了月饼。
这礼物张家收得心安理得。
倒是纪德这个闷葫芦,居然专门弄了一份颇贵重的礼物上门,说是给师傅张启。
张启当时就怒了。
第二天,让柳秀秀来纪家把礼物退回了。
用张启的话说,他们两家的关系,他一个大老爷们难到还贪着徒弟那点子孝敬吗?
当然,真是孝敬,张启不拒绝。
张启恼怒的原由是纪家明明不宽裕,打肿脸充什么胖子嘛?
“放心,我老婆子记下了。”
纪家奶奶应下话。
待福娘离开后,纪家奶奶就在感慨。她呀,是多么盼着长孙能娶个像福娘这样的媳妇。奈何,奈何……
纪家亏欠张家太多,这是万般开不了口,让长孙求娶福娘的。毕竟,两家的处境,差太远了。门不当,户不对,不般配啊。
申末。
纪德到了张家。
福娘在院门处,拦住了这位师弟。
“阿德。”
“福娘。”
两人相互打过招呼。
福娘先锁上了院门栓,然后,福娘走到了影壁后的芍药花前。她似乎在一边看了盆栽,一边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问道:“阿德,纪家奶奶为你相看亲事了吗?”
听得福娘的问话,纪德脸是憋得红了起来。
“没有。”
纪德回了两字。
事实上,纪德清楚,不是他奶奶不想,而是他不想现在娶妻。所以,纪德拦住纪家奶奶给他相看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