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那蓟城才是燕王苦心经营的老巢。
鱼儿离不开水,人嘛,还是自己的巢住着安心。
天子又如何?
没人护卫,没有心腹经营,这京城掌握了,还要花功夫打理的。与其如此,在南边与这些官员斗来斗去,燕王就是直接掀桌子。
他要在蓟城另立天下中心。
用燕王的心底话讲,就是朕的地盘,朕作主。
宣惠三年,宏武二十五年,这一年,十月十五日。
燕王在这一天,于南边的京城登基称帝。
燕王没有接受了宣惠帝的宣惠年号,而是续了宏武帝的年号。这一年,宣惠三年,在大周朝的史志上,正式的称呼是宏武二十五年。
燕王以宏武帝的嫡四子身份,登基称帝。
没错。
燕王同样续了宏武帝的后宫马皇后的儿子们玉碟。他把他大哥、二哥、三哥,以及他自己全部记载成为了皇家玉碟上的马皇后生育的嫡子。
以嫡子身份,承继父皇的大统。
同时,燕王还宣布,来年改年号为永和。
十月十五日。
京城是热闹的。
新天子登基,肯定要祭祀。
那天坛地坛,百姓是见不到的。不过,皇家的队伍路过时,百姓能瞧一瞧帝王的威风。
倒是朱高晸这个儿子,朱瞻元这个孙子,肯定是在周围护持,能亲眼见证了一代帝王登基时的盛况。
朱瞻元这一天,表情都是严肃的。
但是,这不影响了,朱瞻元瞧得出来,二叔朱高晸的心情非常好。
对此,朱瞻元也能理解,王爷的儿子,跟皇帝的儿子不一样。二叔得意,也是必然的。毕竟,这些日子里,京城时给二叔吹了东风的人,不在少数啊。
朱瞻元冷眼旁观。
看他起高楼,等待着,看他楼榻了。
祭祀,祭天坛,祭地坛。祭祖庙。
燕王在祭天坛,向上天祷告之前,那是穿着王爷的服饰。在向上苍祷告后,才会换了天子的冕服。
那肩挑日月,缀有星辰,十二章,十二流珠的天子冕服,让朱瞻元瞧着是万里山河的重担。当然,更是一个男人一辈子最骄傲的权柄操于手。
在朱高晸看来,就是无尽的野心,无限的权力。
朱瞻元瞧得出来,他的皇祖父那一身的帝王冕服,让二叔心中的野心之从,更甚了吧?
挺好的。
二叔不作死,如何能摁死他呢?
只有他跳哒的越欢快,才会让皇祖父心生了警惕吧。
朱瞻元默默的垂了眼帘。他只是一个好孙儿,一个好孙儿足矣。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
有些事情,能说不能重。
这中间的分寸,朱瞻元自己拿捏,拿捏好了就是关键。
宏武二十五年。
十月下旬。
南边的京城在忙碌。因为,帝王发话,要领大军回蓟城。
寿康宫。
常太后还住了这里。
当然,宣惠帝的两个庶出弟弟,已经被帝王册封给了两郡王的封号,打发到了不太富裕,也不太贫寒的益州去了。那地方除了偏避些,倒也没其它什么不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