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人真正认识他以前,他就已经在公开课上见过对方。
那次大概是吴谢成为内聘导师后第一次办公开课,他当时看见海报牌上当代最年轻的天才生物学家,虽然忍不住在心底轻嗤,但还是抱着些许好奇心去了。
那场公开课他已经印象不深,就记得高大帅气的青年抱着资料出来,引得坐席上的女孩们倒吸一口冷气,以及对方说的几个课点,跟他的想法几乎完全相反后来是通俗的提问环节,他当时学的是软件工程,对于生物学了解不深,想提问但有心无力,更何况这场提问最后变成了男生女生问这位导师私生活的调笑,于是他提前退场了。
但这次公开课让他对生命科学有了点兴趣,闲暇时间他稍微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巧的是,新学期的选修课,他看到了那位导师的名字。
吴谢。
这个名字虽然流于大众,但选修课的专业分类在生物学系,几乎是第一时间,严淞就确定了人选。
他的确是抱着挑衅态度去参加这场选修课的。
但吴谢总能有根有据地将他准备好的观点一击击溃,功底扎实得令人侧目,出于对对方回答的怀疑,严淞通常会在事后去查阅资料,验证以后依然会产生其它疑惑,到后来,这场充满挑衅意味的踢馆,变成了真正对生物学的好奇。
后来他每次回想,都觉得大概没人会在选修课上费这么多的心力。
那时候他都觉得自己疯了,夜以继日地自修一个跟自己专业完全没什么关系的另一门学科,而且跟普通的数据构建还不太一样,这个科目更讲究实践与体验,他甚至跑去找临床医学的学长帮忙讲课,结果对方居然很懂地说:
原来那个踢馆的人就是你啊。
他当时万万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传播这么远,学长把资料推给他:
你不知道吗,吴老师之前就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不过是很久以前了,人家十四岁就考进院校,四年读到硕士,后来还给我们上过课。学长露出慈父一样的笑容,他刚读医学系的时候真的是一边哭一边上解剖课,同届生还拍了视频,特别好笑,你要有兴趣,我回头发你链接。
后来他怎么没有继续读
读啊,读到博士去了MSF,出了大概两年的任务,回来以后转修生物学系,以后大概会是双料博士,你踢他的馆,还嫩了点哦。学长仔细看了他两眼,不过你要是真有兴趣的话,再过几年说不定能行。
回去以后,学长真的把链接发他了,是一个放在BBS上的视频,很有些年头的样子。
标题是:当临床医学天才遇上解剖课。
回复楼层在五百左右,显然这个十四岁读医学系的吴老师在当时的校内也很有人气。
严淞对于这种自摄视频没什么兴趣,本着想看看那个上选修课总是满脸沉稳的人哭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心态点开视频然后就熬夜把BBS上的全部相关内容搜集起来,一点一点看完了。
十四岁的少年眉眼还没完全长开,整个人看上去清秀又白皙,虽然已经比解剖台高很多,但那副弱弱的气质让人完全想象不到他以后会是个这么严肃的人,老师在解剖台旁边指着尸体内脏器详细讲解,然后点名:
吴谢,你过来看一下。
视频里听到周围人都发出善意的笑声,少年震惊地抬头看了几秒老师,发着抖走到解剖台旁,虽然非常害怕,但还是一边用手背擦眼泪,一边哽咽着回答老师的问题他给出的答案完全正确,就像把课本内容整个背下来了一样。
最开始的视频到这里结束,下面的回复大多是各系学姐,几乎都在夸赞少年可爱,也有比较酸的言论,但基本无人理会,严淞还看到了学长的ID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