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大河村愈发重视教育,孩子不管大小男女,大都送进学校读几年书,好歹不能做个睁眼瞎。耳濡目染之下,大家伙都能说几句文化词。
“可不是,鹤立鸡群!”婶子大声赞同,觉得这个词儿说得真好,特别贴切,要不怎么说是文化人说的呢,她们这些大老粗,就说不出来这样的。
“咱村里,不,十里八乡,再找不出小许老师这样的。”一个婶子感叹道。
“谁说的,不是还有个许校长嘛!”
话音一落,热闹的气氛诡异的安静了一瞬,聊天的女人们互相看了几眼,一个婶子才讪讪开口:“许校长,那不能一起比较,看着就不是一路的。”
一个外向些的小媳妇也压低声音道:“也是,要说吧,小许老师和许校长两兄弟,都是难得的好相貌,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一看见许校长,腿肚子就发软,恨不得躲着他走,谁敢想着他呀!哪像小许老师,和和气气的,看着我心里头就欢喜。”
其他人都点头觉得有理,一个村里生活了这么些年,直接的间接的都跟许家兄弟打过交道。许校长说起来也没摆过什么架子,跟人说话也都是客客气气,可是就是让人不敢在他面前随意放肆。
花妮儿更是拼命点头,她跟许恒洲打交道还多些,她小时候去向辰家里吃过饭,后来村里教育发展起来了,大部分孩子都去上学了,她也去了学校。
可惜她没什么天分,学习成绩不好,向辰就经常给她补课,每次去向辰家里,她都特别害怕见到他哥哥。明明许校长也没做什么,她就是心理发慌,比见到村长还害怕。
“也有敢想的。”一个小媳妇突然道:“上次那个杨知青,不是还给人许校长写什么信嘛。”
她说着就笑起来了,旁边的其他人跟着笑,实在是这件事那个杨知青丢脸丢大了。
许恒洲今年已经二十五了,他来到大河村这么些年,不是没有人动过心思。毕竟相貌人品都是一等一的,虽然家里头单薄了些,但是人家有能力,唯一的弟弟也不是个拖油瓶,动心的人可多了。
最初还有媒婆上门想牵线,本村的外村的都有,当初还有个什么公社干部家的闺女看上他了,要死要活要嫁给他。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处理的,后来都没了消息。
他也摆明了态度,暂时不想这个事儿。
大家伙都以为,他还想着回城呢,毕竟很多知青不愿意跟当地人结婚,就是还打着回城的心思。
可是后来,他们名声传出去了,县里头的学校想要他们,户口也能迁过去,这两人竟然都没同意。大河村人感激他们,对他们愈发敬重,但是也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
时间久了,也没谁会没眼色的往上撞了,人家不乐意还能强逼着不成?惹毛了这兄弟俩,包袱一卷进城去,谁拦得住?!
结果安静了几年,就出了个笑话。这些年不断有知青被分配过来,知青点都扩建过一回,半年前又来了一批新知青,新来的知青里头,有个姓杨的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