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凌刚才说的口干舌燥,便接过丫鬟们端上来的清茶徐徐饮了一口。
那边贾大化请沈凌用些丫鬟们端上来的点心,又提到报酬二字。
沈凌谢绝了贾大化提出的赏银,开口道:老朽孤身一人惯了,也用不着这么多银钱。你若实在过意不去,不如赠予老朽几张盐引。实不瞒你说,老朽有一个故交的世侄,正在托门路找人弄这盐引。若不然,老朽也不会到你这府里来看病。
沈凌自己身居上位那么多年,深知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越喜欢把话敞开了说。
盐提举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却是一个肥缺,平日见过的人不少,自己既然想要盐引,与其云山雾绕,还不如把话说清楚。
果然,那贾大化听了脸上就有些松动,既是要盐引,这个好办。只是不知他要长引还是要短引。长引是销往外地,短引是销往本地。
沈凌道:他要的应该是长引。
最后沈凌临走的时候手里便多了十张可领三百斤的盐引。
三千斤盐,已经足够别庄的人吃上好几年了。加上空间里还储存着一些现代的碘盐,差不多有两百来袋,也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沈凌手里有了这三千斤的盐引后,心里顿时就有了一些底气。将来即使过段日子时局不好,有这些盐在,起码能支撑好几年。毕竟古代不同于现代,平民老百姓还是粗茶淡饭居多。一斤盐放在后世,一家五口不过吃上一个多月。而在古代,一斤盐,却能让佃户们吃上半年甚至更多。
两天以后,三千斤盐就到了沈凌手上。
沈凌解决了盐铁的问题以后,就带着商队回返。
因为马车负重过多的原因,商队行走的比较慢。
那些有经验的盗匪一看便知车里装了重物,所以回返的路上,商队前前后后遇到了好几拨劫道的盗匪。
第一次遇到的时候,沈凌觉得正好可以给那些新招收的家丁一个机会,让他们见见血。于是她就没有出手,而是吩咐那五个匪人指挥剩下的三十个青年迎敌。
五个匪人常年劫道,打斗的经验本就丰富,后来修习武功,原本不低的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收拾起那些盗匪来说轻而易举。有他们五人在前面冲锋陷阵,后面的三十人便有了勇气。
沈凌在旁冷眼看去,发现三十个家丁里有几人表现的特别勇猛,尤其是一个平素看着腼腆的年轻人,动起手来就像猛虎下山一样,看着又凶又猛,和平时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