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元丰二年秋,天下三分之势已成,几股夹fèng中的小势力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朝不保夕。
局势进入危险的平衡之中,不过哪怕危险,也算是难得的平静。
梁王便派了魏阙回武都接家眷进京,同时要进京的还有武都不少权贵,如宋家。
宋嘉禾看了看忙得热火朝天整理行囊的下人,安娘中气十足的指挥着全局。宋嘉禾慢慢站了起来,她就不坐在这儿添乱了。
出了院子,宋嘉禾发现路过的下人都是脚下生风春风得意的模样,不由好笑,还真应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句话。
宋老爷子刚过完年就被梁王急召进京做了尚书令,宋铭去年打下京城时封侯,又在前不久被晋为齐国公。
主家蒸蒸日上,做为下人也更安心。
“六姐。”宋嘉淇兴匆匆的走过来。
“这么高兴?”宋嘉禾揶揄的看着她:“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
“六姐还不知道,”宋嘉淇歪了歪头,也不卖官司:“刚刚郡主送来了帖子,说是要在径山办一场马会,就当是告别宴。”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年因为到处都在打仗,梁王府女眷带头节俭,连过年都一切从简。上行下效,下面人哪敢铺张浪费,故而这一年除了丧事还能办得好一些,毕竟死者为大,旁的宴会能少则少,女眷们最爱的花会诗会也都销声匿迹。
如今终于可以办马会了,宋嘉淇哪能不高兴。
宋嘉禾便问:“哪天?”
“十六。”宋嘉淇抱着宋嘉禾的胳膊,突然间愁眉苦脸起来:“想着再过十天就要走了,还怪舍不得的。”
宋嘉禾拍了拍她的手背,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乍然要离开,当然会舍不得。尤其还有好些一起长大的伙伴不能一道走:“京城有好多好吃的。”
宋嘉淇来了精神,睁大了眼睛追问:“有什么,有什么?”
宋嘉禾忍笑,循着记忆给她说了一些,说的宋嘉淇什么离愁别恨都没了,巴不得马上进京。
到了十六这一天,宋家姐妹一大早就起来收拾了。
林氏亦是一大早就到了锦绣院,宋嘉卉九月初回的家,当时母女俩抱头痛哭,差点没哭的撅过去。这半个月,林氏都有种活在梦里的感觉,生怕一眨眼女儿就没了。
“娘。”宋嘉卉依恋的唤了一声。
林氏笑逐颜开,慈爱的询问她昨晚睡得如何,得知她睡得好,笑意更浓,见她刚梳妆了一半,便拉着她在梳妆镜前坐好,替她张罗起首饰来。
卉儿都十六了,再过几个月便是十七,可婚事迄今都没个着落,林氏哪能不担忧。这次马会不少青年才俊都会参加,林氏就盼着卉儿能遇上情投意合的儿郎,也好了结她的一桩心事。
沉香院里,宋嘉禾正在和两个弟弟说话,询问了宋子谆的功课,又去问宋子谚的骑射,两个弟弟一沉稳一调皮,一好文一好武,性子南辕北辙。
说到一半,林氏和宋嘉卉到了,姐弟三便站了起来。
林氏小心翼翼的瞄一眼宋嘉禾,原是算好了时间,不会让他们等的,可不小心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