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娘本来是没打算蒸馒头的,他们一家本就不需进食,平日里有平安十娘在,都是做样子,过年时又无亲友走动,蒸那么多馒头也是làng费。但见平安问起,月娘不动声色的笑道:二十六才蒸馒头呢。
民间是二十六蒸馒头,宫里要早两天。
平安点头,本想说明儿扫房子、后儿糊窗户,自己可以留下帮忙,可又一想,月娘木婶这家里的活儿做的实在利索,平日里就清扫的十分gān净,即便是过年都不需要大动作了。倒是她们新家,刘大三个虽住在那儿,但正房是空着的,她们得赶紧过去打扫安置,也要安排刘大几个准备过年事宜呢。
月娘突然朝外望,与平安说一声,去了上房,稍时便端着馒头过来了。
对于月娘这般举动,平安已是习以为常。每每她什么都没听到,月娘总要离开去听桃朔白吩咐事qíng,仿佛心灵感应一样,当然她只是这么一打趣。
实则乃因月娘等人是傀儡,一旦启动体内便留有主人印记,桃朔白不需发话,仅凭心意便可驱使,十分方便。
月娘另取了个gān净的白瓷盘子,拣出两个馒头给平安:公子说给你和十娘。
平安道谢,端着馒头回屋子去了。
十娘已将东西收拾好,见她端着馒头来就笑:没想到如今借了桃公子的光,竟有幸得到皇上过年的赏赐,不愧是宫里出来的,平平常常的馒头瞧着也和平民百姓之家的不一样。
平安拿起一个馒头,不经意看到馒头底下盖有个红戳,似乎是御膳房三个字。听了十娘的话,笑道:皇家吃的米面自然是最好的,这面里大概加了点儿糖,更香软可口。
带回去,等着除夕时热了吃吧。十娘不是那等爱慕富贵之人,但时代制约,对于皇权有天然敬畏。况且,十娘看重这两个馒头不仅仅是皇帝赏赐的缘故,更是希望一家人分吃了馒头,能得个好兆头。
宫里宫外都在热闹的转呗过年,宫中不比民间,自二十四起,每日白天鞭pào齐响,晚上火树银花,人人都摆着一张喜庆笑脸,先时因太子遇刺一事带来的沉闷气氛也为之一松。
转眼到了除夕。
朱常溆布置的好戏便在今晚上演。
第48章《杜十娘》
除夕宫中摆宴,皇亲宗室不少,歌舞升平,喜庆繁闹。一年一回的除夕大家宴,只要面上规矩不错,皇帝也不会那般苛刻,诸人推杯换盏、嬉笑谈说,灯烛换了两回,人声才逐渐消减。
郑贵妃向来是个有心思的女人,从大宴上回来,又命人准备了一桌席面,定要单独与皇帝过年。同时将一双儿女叫来团坐。郑贵妃原不止生育一儿一女,其他孩子都夭折了,而长成的儿女因着母妃受宠的缘故,也是皇帝最疼爱的皇子皇女。福王形貌俊朗,寿宁公主端妍伶俐,加上姿容妩媚的爱妃郑氏,皇帝酒不醉人人自醉,笑声朗朗,其乐融融。
皇后等人对此皆已习惯,太后也懒得理会这些。
当晚,皇帝自然是歇在郑贵妃宫中。
将睡未醒之际,寂静的宫中忽闻一声惊呼:走水了!快来人救火!
皇帝与郑贵妃几乎同时惊醒,掀起帘帐朝外问道:哪里着火了?
内监已去打探,片刻后回道:启禀陛下,是长chūn宫。
皇帝大惊,长chūn宫离的可不远,特别的除夕大晚上走水皇帝没了睡意,立刻穿戴整齐朝外走去,郑贵妃暗骂晦气,也赶紧更衣梳洗跟了上去。一处殿门,但见在长chūn宫的方向一片通红火光,只看架势那火就不小,宫中早已开始救火,水车往来不息,宫人们在指挥下并不杂乱,半个时辰后火势就转小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