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便有小厮拿了纸笔过来。
陆文廷是老侯爷亲自调教长大,和老侯爷感情最深,加之前阵子他救驾有功,被皇上封为御前侍卫,已成了长兴侯府的政治新星,因此老侯爷待他格外优容,便耐心等着他耍宝。
陆文廷提笔蘸墨,笔走龙蛇,很快写了几行字迹,交给老侯爷查看,老侯爷一看登时楞了:“好小子,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老夫的笔迹?”
陆文廷写的那些字,竟然和他的笔迹一般无二。
他哪知陆文廷故意练习老侯爷的字迹,可没想干什么好事。只是老侯爷极为宠溺这个孙儿,不过笑笑并没有当真。
就像陆文廷所言,连陆文廷都可以模仿老侯爷的笔迹,有心人想要模仿陆清岚、陆清娴的笔迹自然也没有什么困难。
陆清岚这时忽又开口道:“其实不用哥哥,我也能自证清白。”
老侯爷挑了挑眉:“这话怎么说?”
陆清岚笑笑,走到桌子旁边,站在陆文廷刚才的位置上,提笔运笔,一气呵成,也写了两行字。写完之后,她优雅地将笔放下,吹干了墨迹,将自己刚刚写好的字交给老侯爷道:“祖父请看,这才是我的如今的字迹。”她把“如今”这两个字咬得很重。
老侯爷拿了她写的字和此前的两张字条一比较,立刻就看出了不同来。可以看出来,之前的两张字条和现在的这幅字都是陆清岚所写,可是却又有不同,陆清岚亲手写出来的字,比之前两张字条上的字进步了不少,她年纪渐长,腕力已足,那一笔字如鸾回凤舞、美女簪花,已颇得卫夫人真髓。
陆清岚见众人诧异,淡笑着解释道:“此前的两张字条上的字迹,是我半年前的字迹。”
一个人的字当然只会越写越好,不会写着写着又回去了。这个道理谁都明白。
陆文廷走上前,看完之后哈哈大笑,揶揄道:“三婶婶就算找人模仿宝儿的笔迹,能不能敬业些找来宝儿最近的墨宝,你找来宝儿半年前的字帖,真是笑死人了。”
三太太一张脸已涨得紫红。
陆清岚平日里根本就很少写字,侯府里的学堂她又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一个月去不了一次,就连学堂的女先生也不知她写字的进度,只能找到半年前她交给自己的一份字帖。三太太满以为陆清岚这么个厌学法,她的字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不错了,谁能想到竟然进步这般大法?
在她看来天衣无fèng的计谋,撞到陆清岚的手里,简直处处都是破绽。
这时陆清岚又道:“据我所知,恒峰苑从前可没有什么书法高手。”紧接着她的另一句话就叫三太太脸色狂变:“不过前几天三婶婶去了一趟平凉侯府,听说带回来一个姓马的嬷嬷,说是平凉侯府老太太赏给三婶婶的。能入得了老太太的法眼,必定是非同一般的人物,三婶婶为何没把这位嬷嬷带来?”
陆清岚从一开始,每一句话都说在点子上,一直掌控着现场的节奏,渐渐的,连老侯爷对她的话也不由重视了起来。
老侯爷抬头看了三太太一眼,三太太已经呛声道:“这位马嬷嬷乃是我娘新近送给我的嬷嬷,你待怎地?难不成连平凉侯府的事情,你也要插手?”
陆清岚淡淡道:“若我猜测不错,那位马嬷嬷便是恒峰苑的书法高手。”
老侯爷一听顿觉有理,“那位马嬷嬷在哪里?立刻给我将人带过来。”
不过片刻马嬷嬷就被带来上来,四十来岁年纪,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袄子,长得平平无奇,是一个扔到人堆里就会立刻被淹没的毫不起眼的一个人。
谁能想到她竟然还有这样一手模仿旁人笔迹的绝活。
她被叫到睦元堂,倒还颇为镇定,给老侯爷老太太等行礼后,老侯爷开门见山问道:“马嬷嬷,你可会写字?”
马嬷嬷摇了摇头:“回禀老侯爷,老奴从小家境贫寒,未曾识字,更不会写字。”
竟然一口否认。
陆清岚慢慢走到马嬷嬷的身旁,道:“我再问嬷嬷一遍,你真的不会写字?”
马嬷嬷被她那洞悉一切的目光看得头皮发麻,定了定神道:“回姑娘的话,老奴的确不会写字。”
“你撒谎!”陆清岚猛地抓起马嬷嬷的手道:“你说你不会写字,那你手指上的茧子是哪里来的?”
众人向马嬷嬷的手指上望去,就见她无名指靠近第一个指节的地方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但凡运笔写字,尽皆在此处结茧,只不过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细节,马嬷嬷也没想到陆清岚这么轻易就揭穿了她的谎言。
她顿时有些慌乱,忙道:“六姑娘误会了,老奴这茧子是做针线时留下来的,并非是因为写字。”
陆清岚早知道她要狡辩,因此不慌不忙地道:“既然你做绣活累得手上长出了这么厚的茧子,那我问你,刺绣的八种针法都是什么,编针和施针的区别在哪里?”
“这……刺绣的八种针法是……是……”马嬷嬷楞了楞,不由回头去看三太太,根本就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