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沟通出现了问题,这才导致田振指责主办方缺乏公正性。
国内歌坛这些年有一个怪现状,各种音乐排行榜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就今年来说,举行或即将举行的就有华语榜中榜,原创音乐流行榜,华国流行歌曲榜,音乐风云榜等七八个榜单的颁奖活动。
这么多榜单和奖项,不仅歌迷糊涂,歌手有时候也弄不清自己拿了什么奖。
奖项的权威性荡然无存,颁奖晚会沦为了商业工具。
在榜单泛滥的背后是商业利益和对名利的追逐,有人希望借助榜单获得金钱,有人希望拿到奖项,成名成腕。
音乐公司为了包装新人,借助榜单让新人拿奖,暗箱操作。
歌坛乱象丛生,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公正性可言。
华国流行歌曲榜的主办方认为自己没错,这是业内的规矩,颁奖晚会上如果获奖人不能出席,就把奖项颁给第二名。
第二名的歌手叫做那瑛。
这的确是圈子里不成文的规矩,可大众并不知情,田振事件引起了强烈反响。
媒体质疑这个奖项到底是谁说了算。
是由观众投票决定,还是说主办方想让谁获奖谁就获奖,甚至可以临时加奖。
大众支持田振,爆出了歌坛的黑幕,抵制了歌坛的不正之风,这样随意的奖项是在愚弄观众,亵渎音乐。
圈内人在担心田振这么做付出的代价,不值得。
每一个榜单都牵涉到巨大的利益,比如这个华国流行歌曲榜,主办方就有华国广播电台和多家商业团体。
按照媒体的说法,田振面临着被封杀的危险。
事实正是如此,华国广播电台的文艺中心通知下级单位对田振的歌曲进行冷处理,暂时不做播出安排。
这就是五月份歌坛的封杀风波。
媒体采访了歌坛的多位著名歌手,有人避而不谈,不愿意发表意见,有人认为国内的音乐环境太差,过于商业化,不够纯粹。
有人觉得田振完全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解决问题,不应该这么冲动。
真正表明态度支持田振的人不多。
五月中旬,总局主管各种颁奖典礼的文艺处处长对此事做出回应,总局将对国内的音乐排行榜进行规范和监督。
实际上,不仅是音乐排行榜,各种音乐类综艺节目同样受到影响。
总局的整顿是一方面,还有观众对音乐节目的抵制和不信任。
在排行榜奖项黑幕曝光后,媒体又报道了各家电台每月的排行榜和打歌榜其实是音乐公司花钱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