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卧虎藏龙》面向观众的首映,观众的反应同样热烈,用长时间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喜爱之情。
随后剧组在戛纳卡尔登饭店前的海滩上举行了庆功宴,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
通过这次首映,美国的电影公司对这部电影的信心大增。
影评人和观众的口碑很好,说明这部华语片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
好梦公司的人员把消息和图片传回国内,迅速的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娱乐版面,这是很好的宣传素材。
五月二十日,《卧虎藏龙》在国内上映。
在好梦公司的公关下,报纸上充斥着各种溢美之词,大多是外媒对于《卧虎藏龙》的报道,一边倒的赞扬之声。
一部连老外都被征服的电影还不值得花钱去看么?
凭借着陈道明和俞飞鸿等人在国内的号召力,加上各种宣传造势,不管怎么样,先让观众进电影院再说。
至于电影好不好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林子轩估计那些文艺片爱好者肯定喜欢,普通观众就难说了,他们可能忍受不了电影中演员的文艺腔调。
这和他们平常看的武侠片不是一个套路。
看惯了香港武侠片的观众会觉得一头雾水,最后连男主角都死了,太扯了。
武侠片的套路是男主角一路经受磨难,最终武功大成,打败对手,赢得美女青睐,这样看得才够爽快。
像《卧虎藏龙》这种一开始无敌,最后死掉的反套路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就算是原著小说的读者恐怕都会觉得毁三观。
作为小说的作者,林子轩参加了国内的宣传活动,电影的宣传上映同样为小说带来一拨销售热潮。
有的电视台甚至把《卧虎藏龙》的电视剧拿来重播,蹭热度。
经过五年的准备和铺垫,从小说和电视剧到电影,终于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了。
林子轩的心态较为放松。
《卧虎藏龙》的投资已经回本,票房是净赚,不过他还是希望票房能好一点,为续集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即使国内票房失利也没什么,从长远来看,这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尝试。
在戛纳,台湾的新闻部门举行了一次餐会,邀请两岸三地的导演小聚。
李桉和姜文都有参加。
这一年,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光彩,两岸三地有多部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众多华人明星齐聚戛纳,声势很高。
相对于李桉在戛纳的大受欢迎,姜文的处境就颇为尴尬。
在戛纳有这样的报道,华国政府要求戛纳电影节撤回姜文的电影,不允许参加电影节的竞赛单元,不允许在戛纳公映。
这个要求被电影节的组委会拒绝了,他们认为电影不应该被政治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