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演员很难碰到一个这么内心丰富的角色,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这么一来,俞飞鸿倒是不急着离开国内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解读
在国内,科班出身的演员偏爱出演文艺片,他们在艺术院校里接受的教育,每天学习和揣摩的都是世界各国的经典文艺电影。
文艺至上的思想已经扎根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陈道明和王志文都是科班出身,一个是戏剧学院,一个是电影学院。
两人对于这个剧本的感触很深,不光是剧中人物情感的纠葛,还有萦绕其间的那份情怀。
对他们来说,《小城之春》更像是对过去时光的一种追忆,那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时代已经消失在历史之中,一去不返了。
故事的时间设定在抗战结束,国破山河在,百废待兴。
然而,战争摧毁的不仅是小城,还有人心。
在这座封闭的小城里,旧的东西毁掉了,却舍不得丢弃,还想着能修补起来,对新事物有憧憬和希望,可又下定不了决心,前路未卜,惶恐不安。
这恐怕是那个年代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的想法。
在人物设定上,戴礼言是旧式文人,对家族和传统念念不忘,活在回忆之中。
仆人老黄是传统道德的维护者和执行者,安守仆人的本分,兢兢业业。
青年医生章志忱到过大城市,学习西医,向往西方文化。
周玉纹是受过新文化教育的女性,同时也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
妹妹戴秀出身传统家庭却积极接受西方思想,是一位乐观的进步青年。
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把五个人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那个时代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
死寂的小城代表着传统文化,外边的世界代表着现代文明,两者在这个波澜不惊的故事里碰撞在了一起,没有大时代的激动人心,只有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
每个故事站在不同的角度,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至于《小城之春》,有人觉得是一首对传统文化的挽歌,有人认为是一段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情,还有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三角恋爱。
文艺电影往往是开放的,能够提供多种可能性,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