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你怎么没继续写歌,太可惜了啊。”有人感慨道。
“毕业后分配到了广播电台,后来进入影视行业,也就没怎么写了。”林子轩回应道。
这帮人一听,都有点惋惜,音乐圈少了一个奇才啊。
这还是他们不知道《一无所有》也是林子轩唱出来的,否则可能会更加热情。
这顿饭局后面的气氛颇为热烈,这批搞音乐的纷纷对林子轩表达好感,有种我是听着你的歌长大的感觉,让林子轩以为自己老了不少。
吃完饭,黄晓茂和林子轩谈了歌曲版权的问题。
按照香港的价格,对于著名的词作家,一首歌词曲的版权大概是八千港币,新人只有三千左右,这几乎是内地的一倍。
对于林子轩的两首歌,黄晓茂给出了著名词作家的价格,两首歌一共一万六千港币。
林子轩觉得还行,就和大地唱片签了合同,转让了《一封家书》和《同桌的你》的版权。
随着大地唱片发行了《校园民校》的系列专辑,在国内掀起了一股校园民谣的浪潮,华国的音乐圈迎来了一个民谣的时代。
第二百二十三章铁三角
从唱片公司拿到钱,林子轩请了施工队整修院子,还找了个亲戚家的孩子在一旁照应着。
倒不是担心施工队会偷工减料,而是帮着烧个茶水,递根烟什么的,有事了还能及时的通知林子轩和慕姗姗。
两人平时比较忙,不可能一直在这儿看着。
修缮老宅子不能找盖大楼的工程队,只能找京城里的泥瓦匠,这些人熟悉老房子的构造,知道从哪儿弄来匹配的砖瓦。
怎么倒弄是有讲究的,很多都是家传的手艺。
找人在一旁好生的招待着,这些人做事会尽心些,都是面子上的事儿。
慕姗姗有时候会过去看看,她对装修挺上心,会和施工队的人商量。
除此之外,她还规划着添置家具,是订做还是买现成的,订做需要太长时间。
时代在发展,越来越讲究效率,不像当初他们结婚那会,还要自己跑到家具厂挑选木料,现在的人图方便,大多是买现成的。
林子轩觉得应该买几套老年间的旧家具摆放在家里,显得有年代感,看起来舒服。
什么黄花梨啊,紫檀木啊,都是以前达官贵人用的东西,既能做家具,也能当收藏。
他这种想法和现在流行的趋势不同,大家都在忙着赶时髦,对老物件的兴趣不大。
这不是说林子轩要进入古玩这个行当,搞文物收藏。
他不懂古玩,捡漏虽然好,可打眼的时候更多,专家都可能被忽悠,外行人就更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