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边吃饭,一边还能欣赏到夜色中的西湖。
“林老弟,你吃大亏了,你那个本子拍成电影在香港上映,收了三千多万的票房,得到影评界的好评,有希望拿明年香港的金像奖。”吃喝的间隙,陈常乐惋惜道。
林子轩一愣,才意识到陈常乐说的是《阿郎的故事》。
他这半年都在美国,消息闭塞,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已经上映了,不过和他关系不大,倒不觉得有什么吃亏。
陈常乐这么说无非是找个话题来聊,活跃席间的气氛。
接下来,他说起了和林子轩在花城的往事,如何碰到香港的杜奇峰,如何写了剧本。
如果这个剧本没有了下文,这段故事就没什么意思,现在这个剧本获得了成功,自然就具有了传奇色彩,能够被大肆渲染了。
林子轩听着陈常乐略带夸张的讲述,想起了那段日子,有种往事如烟的感觉。
“当初我到京城的时候,林老弟给我介绍剧本,我听完就决定合作了,这么好的剧本不能错过啊。”陈常乐兴致高昂地说道,“结果我就来参加金莺节了,过两天还可能拿个奖回去,我要谢谢林老弟。”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可以尽情的说笑。
林子轩微笑着望向窗外,西湖的夜景,有种让人沉醉的美。
第一百三十九章捧场
这不是林子轩第一次来杭城,他去年和慕姗姗来过一次。
九月的杭城,秋高气爽,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城内的大街小巷,让人心情舒畅。
第二天,林子轩带着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金莺节组委会报道,领取了相关证件,凭着证件可以到展厅里缴纳一定的费用,获得一个展台。
所谓的展台非常简易,就是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
展厅不提供播放设备,能够让各家电视剧制作单位播放电视剧,最多是在展台上贴几张电视剧的海报来吸引买家。
这个年代就是如此,不能有太高的要求,主要还是看电视剧的质量如何。
林子轩带人把展台布置好,他带了电视剧的海报和介绍大概剧情的小册子,贴上海报,接着就是等待了。
有人来了就把小册子递过去介绍一番,谈谈价格。
这里有来自华国各地电视台的负责人,每个电视台面向的观众群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同。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电视剧偏向于北方观众的口味,这是因为艺术中心的编剧大多是北方人,不擅长制作表现南方人生活的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