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优来电视艺术中心是看林子轩的面子,林子轩自然要为他写一部演主角的电视剧。
虽然《编辑部的故事》是一部群戏,不过李冬宝这个角色非常讨巧,能让观众记得住。
林子轩把《编辑部的故事》作为第一个介绍,就是这个意思,希望得到李虹的重视。
当然,他不会越俎代庖,最后还是看李虹的考量,如果李虹觉得《编辑部的故事》太过冒险,容易引起争议,也可以选择《我爱我家》这种老少咸宜的剧本。
林子轩走后,李虹翻看着三个剧本。
作为华国电视台的制作人,她审阅过很多剧本,本子的质量好坏她看了大纲之后基本上就能断定,这三个剧本各有优缺点。
《编辑部的故事》贴近生活,反映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但讽刺意味太浓,不够主旋律。
《我爱我家》是一部家庭喜剧,适合全家人一起看,只是作为艺术中心打响名头的第一部电视剧略显平淡了些。
《外来妹》题材新颖,对准了一群打工者,展现了社会变革下普通人的生活。
说实话,这个剧本打动了李虹,因为这是一部女人戏,一群农村女人到陌生的大城市打工,作为女人她更能理解其中的艰辛和酸楚。
在大时代下,个体命运的变迁,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投射出整个社会的变化。
李虹敏锐的察觉到这或许是华国今后要面对的重大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将成为这个国家劳动力的支柱,她相信这部电视剧一定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即便比不上《渴望》的影响,也会造成轰动。
看着这三个剧本,李虹有点难以抉择。
她刚刚还在为剧本犯愁,这一下子就来了三个,质量都这么高,有一个能干的女婿还真是省心,要是这三个本子都能拍摄就好了。
说到底,资金是个大问题……
李虹想了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名片盒,在里面翻找起来。
不一会就找到一张名片,这是花城电视台制片主任的名片,作为电视剧行业的资深制片人,李虹和地方台的制片人都有联络。
就算没有交情,也会有对方的联系方式。
地方台拍摄的电视剧想要在华国电视台播出,都要经过李虹的审核,双方打过不少交道。
既然京城电视艺术中心暂时没有资金,那就和花城电视台合作拍摄《外来妹》好了,花城处在改革开放的中心,无论是筹集资金还是操作上都相当灵活。
李虹只要出剧本和少部分资金就可以获得《外来妹》的部分版权,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