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灏皱了皱眉,对荀言如此评论自己的老师,他心里不是很舒服,他叹了口气道:“而今之世,礼乐崩坏,老师所做便是要人知礼节,懂廉耻,仁义礼信乃君子基本素养,若是人人都不守礼仪,那我们的文明还怎么存在?”
荀言眼眸中闪过一丝失落,他勾了勾唇角,靠在梅灏怀中,握着他的手道:“你莫生气。”
梅灏摇了摇头,垂眸看着他笑了笑,由着荀言靠在自己怀里道:“我没有生气。”
清谈会在临沂城北的沂水河边举办,由土堆砌而成的三阶台阶上铺着张草席,草席上放置一张黑玉案,这是主持所坐的位置,各学派的士子们呈扇形绕着主持台周围坐下。
梅灏缓步登上主持台,振袖拱手向各学派的士子们纷纷行礼,一番“礼尚往来”后,梅灏在书案旁坐下,杜琴言站在他后,各学派士子纷纷就坐,司仪高声宣呼:“商烈王三年临沂清谈会现在开始——”
墨家陈国士子公孙行站起来,拱手向梅灏行礼道:“我陈王之于国也,可谓尽心尽力,河内遭遇大旱,我王便将百姓迁移至河东,倘若河东遭遇大旱,我王便将百姓迁移至河内,吾在姬国三年,考察姬国之政,姬王并无我王之用心也,然为何我陈国之民没有增多,邻国的子民也不远迁移至我国居住呢?”
梅灏拱手回礼,笑了笑道:“两国交战,将士们抛弃战车盔甲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了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了下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公孙行道:“临阵脱逃,不论多少步都算是逃跑。”
梅灏笑道:“先生明白此理,甚好。陈王之用心于国和姬王的用心于国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尔。不违农时,谷物便可以大丰收,不毫无节制地捕捞鱼虾,鱼鳖不可胜食也,按照时令进入山林砍伐树木,那么树木资源便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如此,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木材不可胜用,那么百姓便可安居乐业不再担忧吃不饱穿不暖,百姓可以安心养生,何愁一国之民不会多也?”
公孙行羞愧,红了脸,他拱手行礼道:“含章君所言至理,公孙行受教。”
梅灏续道:“五亩之宅,种下桑树,等到五十岁的时候便可以收蚕丝做衣裳了,圈养鸡鸭猪牛等牲畜,等到七十岁便不愁吃不到肉,不要干扰农事,百姓便可以精耕细作,所收的粮食便可养活一大家的人,兴办官学,将孝悌仁义讲给百姓,长者得到尊敬,幼者得到爱护,这样的国家怎会不强盛?”
这段话说下来,各学派士子们拍手叫好,梅灏起身拱手行礼。
梅灏对公孙行之问,字字珠玑,这便是史书中记载的闻名中原诸侯国的《含章君对公孙行之问》。
诸侯王看罢此次清谈会的笔录,纷纷感慨,熙国有含章君如此大贤之人,国家繁荣强盛是理所应当。
商烈王三年四月,倾国国都曲阳。
“臣以为,我王想要称霸中原,当先与楚国结盟,合纵陈、姬、宋卫三国攻伐熙国,待灭了熙国这个东方强国,再以合纵之策攻伐楚国。”凤清出列拱手行礼道。
“哦?”惠文挑了挑眉,他眯了眯眼睛道:“为何不和熙国联盟,先攻伐楚国呢?”
凤清笑道:“楚墨如同兄弟手足,攻楚墨必助之,我倾腹背受敌,不可。”
“哼……大争之世何来兄弟手足情谊?爱卿都为名为利食景明之肉,何况两个强国?”惠文冷哼一声道:“寡人心意已决,连横熙国攻伐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