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哥哥还没有等回来,等到的却是一封御旨,一封奇特的御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六月十四承乾殿,我主圣上大宴群臣百官,特召陆小凤,花满楼,龙葵届时觐见赴宴,以表三人连破极乐楼,青衣楼两件奇案之功,钦此。
“龙葵姑娘,这陆公子和花公子不在,您就代为接旨吧。”那小公公甚是客气,然当他看清龙葵那张脸的时候,表情却显得奇异极了,那是种说不出的惊讶,似乎,又带着欣喜。
常人初见龙葵,皆惊叹于龙葵的美丽,可他除了惊叹,那情绪中,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在涌动。
那小太监自然是激动又欢喜,因为他发现,那位龙葵姑娘,跟他那位万岁爷寝殿中挂的画像一摸一样,哦不,应该说,更美。
☆、56一舞动京师(终)
午后的乾清殿似乎永远笼罩在一股淡淡的檀香中,朱棣喜欢这种带着佛禅的味道,可以让时刻处于芒刺荆棘中的心稍加安宁,和缓疼痛。
每天这个时候,他都会合衣伏在榻上小憩片刻,也仅仅是一刻,便需起身去处理雪片般的奏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这王位他夺来的,且不论暴虐杀戮之孽,至少在勤政为民上,朱棣是无愧祖先的。
换一个角度,朱允文或许也算是个好皇帝,可他优柔寡断,太顾情重情,温顺绝不是帝王该有的性格,若非朱棣当年八百勇士靖难之役起兵,哪来明朝永乐时期让日寇纳贡、高丽称臣、中土汉学教诲海内四夷的盛世?
当沙漏落尽最后一粒沙,侍立一旁的小太监忙先撤了香炉内的檀香,焚上龙涎。后又换上一盏新茶晾着,宫人预备好热水,棉帕,漱口玉盆,粗盐砂等,好让皇上一醒来便能舒心清慡。
这时候,朱棣不管多疲累,只要拧一把毛巾敷脸,便又是神采奕奕,握着朱笔,用血红鲜艳的丹砂,批阅各地加急的文书,既能批示同朝臣商议出的利国利民的旨令,又能圈定人的死生。
累的时候,他偶尔会抬头看一眼内寝墙上的画像,那画中人似乎也在温柔的看着他,那年轻的帝王认为,也许那女孩真的有什么魔力,看见她便让自己从心底产生一种莫名的欢喜。
以往朱棣身边都是王总管服侍,可今日他奉旨出京去了,因而只留了几个小太监。
按理说,朱棣批奏折,即便是停笔的时候,也没有人敢出声打扰,但今日却横生枝节。
便是那上午去给龙葵宣纸的小太监,见此情形,一个没忍住,多嘴道,
“奴才原来只当陛下画的是个仙女,可宣完旨,奴才才知道这世上还真有仙女,皇上若真喜欢那画中人……”
朱棣闻言,只看了那小太监一眼,目光之犀利,生生将那小太监吓软了身子,剩下的半句话噎在口中,怎么也吐不出来,此刻他只是伏在地上不停求饶,直痛骂自己不该多嘴,他只想着迎合帝王喜好,却忘了身为皇上,最恨别人揣度自己的心。
“你怎么知道朕喜欢谁,不喜欢谁。”
“奴才不敢妄度圣意,奴才错了,真的知错了,只是今日见了那龙葵姑娘,活脱脱,活脱脱就像是画里走出来的,奴才,这才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是,要是龙葵姑娘能侍奉皇上,她不得乐疯了,那是她三生有幸,皇上您喜欢不喜欢她,这,这不都是她的福气吗。”
那小太监也算伶俐,一番说辞,好歹保住性命。
自始至终,朱棣脸上的表情都未有一丝变化,却没有打断那小太监的话,最后摆手,
“去敬事房,领三十个耳刮子,下去。”
其实朱棣是听说过龙葵的美貌,可他自始至终都不曾想过龙葵便是荼山的那个姑娘,因为四年前,看她的样子不过十六七岁,怎么可能四年后在众人口中还是十六七岁的模样。
当然,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或许岁月对她格外眷顾呢?
其实朱棣早已洞悉王总管同南王世子的勾结,只是不知道他们究竟会用什么方式去反叛。
而这一次的大宴群臣,可算是那帝王精心准备的一台好戏,为的就是要揪出那些怀有异心的叛贼同党。
眯了眯眼睛,朱棣已经开始期待今晚的宴会了,到时候所以疑惑皆可解开。不过那小太监有句话说的倒是格外动听,只是,那女孩真的愿意侍奉自己么?
然而这场宴会对于花满楼和陆小凤来说,太突然,如临门一棒,打的人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