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的局势,也会有些微妙的变化,够单政头痛上一段时间的了。那些依附于单家势力之下的官员,其中的部分应该也会重新做一下权衡。
等时辰到了,大伙一起去了皇城的正门。嫔妃、宗亲女眷、宫女依等级跪在皇城内,皇亲国戚与文武百官跪于皇城外,皇上立在最前头。缜儿被德顺公公领出去了,按规矩该跪在皇上的侧后方,虽不在我眼前,但有皇上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跪了一会便两脚发软,咬牙撑着,我一定要亲眼看这一幕----看太后的棺木伴着漫天白纸出现在我的面前。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后之死(下)
太后回来了。
棺木经由京城南门抬入,沿着南大街行至皇城南门广场,接受文武百官和百姓的跪拜,念祭文,再入皇城,由嫔妃女眷行礼。
整个过程几乎是无声的,我跪在队伍里,除了风声别的都听不清晰。
外头在念着祭文,声音传不到我们这边,我能猜到写的大约就是太后的生平和对她的赞颂,只是这些被修饰美化过的生平和由衷的不由衷的赞颂,都已经是昨日云烟,消散而去。
等棺木被抬进皇城我才看清楚,这个叱诧一生的女人的尽头也不过是一具棺材。
后宫嫔妃女官,皇室宗亲女眷,没有一个人哭。
有些人不屑哭,比如我、萧吟,有些人不会哭,比如温依雪、姜岚,有些人不能哭,比如----皇后。
她可以恶狠狠地瞪着我在心里把我扒皮抽筋也不能在人前哭泣。她带头给太后磕头,所有人跟着她做,心里却又都存了别样心思。
我是佩服太后的,虽然我恨她。
从一个没有儿子甚至连女儿都没有的并不得宠的太子妃,铲除异己当上了皇后,最终做了太后,更扩张家族势力,同弟弟单政一里一外,把持朝政十几年。这样的女人的一生,是一部传奇。
只是,她传奇的人生还是到了尽头,死在被她压制地皇上的手中。也死在被他们扔在棋盘上不得不动的我手中。
没有骄傲,没有自满,只有悲哀。几十年的荣耀抵不过偶尔一次地失蹄,漫长岁月里的坚忍等待也许就让你宠冠天下。这就是宫斗!
我抬起头。看着被白色覆盖的天空,计划不仅仅只到这一步,后面还会继续。
不用多久。城外就会有一辆马车沿着南大街朝皇城而来,没有士兵胆敢阻拦,因为上面乘坐地是神女。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皇城外就有了声响。从我的位置望出去看不清楚,可我晓得小舞会照我说的做。
小舞的声音自然传不到这里,所有的人都跪在地上不出声。曹宝珍扫了我一眼,用眼神问我发生了什么,我摇摇头装傻。
突然外面传来了三呼万岁的声音,接着是歌颂太后娘娘为国为民。
小舞说的其实很简单,说太后带病为国家祈福。在听闻武婕妤小产之后,伤心万分,在佛前祷告愿意折寿换来百姓生活安康,皇族子嗣繁盛。上天听到了太后地声音,太后的生命带给天下幸福。
这些都是百姓最爱听的话,单家人再难缠也不会站出来说太后并非为了百姓而死。
仪式结束之后,太后的棺木抬到咏凤宫停放半个月,等待下葬。
百官留在了晴岚门外,宗亲和嫔妃则一路走到咏凤宫。再磕头行礼。
咏凤宫一片肃穆,连春日里才冒了些绿意的花糙都被白色所掩盖。
立于正殿饮安殿之外,由于光线地关系,根本看不清楚里面。可我却在恍惚间想起了第一次进入咏凤宫的那一日,坐在殿正中的妇人。目光有神而严厉。
轮到我行礼的时候。我一步一步走进饮安殿。层层幔帐下的灵堂,正中停着太后的棺木。左侧偏殿之中停了宜嬷嬷的。整个灵堂被香烛熏得有些呛人,只立那么一会,眼睛就酸涩了起来。
我慢慢跪下,双手抚着小腹,然后伸出交叠在前,磕头的时候我想着:孩子,娘这也算是为你报仇了……
因为大丧,所有的庆典娱乐也都被搁置了,听小沈子说,邻国王子来访也就只和皇上面谈了事务而免去了一切宴席。本该陆陆续续进宫参选地秀女们也都留在了家中,等待明年再选。
皇上也极少踏入后宫,即便来了也不宿夜,按照规矩,这样的状况要持续到太后出殡后的一个月。
头七那天,我在影灼阁坐立不安,也不晓得是不是心理原因作祟。我信鬼魂之类的东西,我是灵魂穿越的人,自己就是那实例自然是深信不疑。
不想再坐着,便让素娥姑姑陪我出去走走,她本来不肯,但被我央得被办法,才答应只在近处。
一盏灯笼,我跟在素娥姑姑后面出了影灼阁。本是毫无目地地走,猛然抬头,才发现已经站在承和宫外了。
自从分了宫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来过承和宫。当时当日想要平安度日的我,也随着我搬离承和宫而渐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