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愁得脸都黄了。
“住一宿再来吧,先生明儿估计还在。”
农妇摸摸干瘪的荷包。
哪有钱住啊?袋里这省了半年攒下来的银子,还不晓得给娃看病够不够。唉,晚上找个避风的地方猫一宿吧。
每天只看十几个,这是先生的规矩。有时候,遇上先生心情不好,还一个都不看呢。农妇心想,只要能看好姑娘的病,捱一宿其实也没啥。
大人们一顿聊天,把背上的小姑娘吵醒了,她滑下地来,揉着眼睛喊饿。农妇急忙掏出怀里的干巴巴的馍馍,给小姑娘吃,又琢磨着要上旁边的客栈里去,给孩子讨碗水喝。
正巧,小五收了“先生”用过的餐盒出来,从边上路过,看见这两个灰头土脸的乡下人正在墙根掰干馍馍。农妇把掰开的小半块干馍交到孩子手里,剩下的大半块自己没吃,却把剩下的馍馍渣,都小心收了起来,全倒在嘴里了。小姑娘一边吃,一边止不住地咳嗽,仿佛嗓子都剌破一个口子似的,听得人很揪心。
旁边有好事人,就给小五闲话了两句这母女俩的情况。
先生性格怪癖,常不近人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小五尤其清楚。
不过……
小五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过去跟农妇打了个招呼,然后就牵着小姑娘的手,领她挤进院里去碰运气。没过多时,小姑娘自己回来了,手里多了片银叶子。
农妇拿着银叶子翻来覆去看半天,不明所以。旁边却有人忿忿不平,嘟囔上了。
“谁还不是大半夜行远路摸黑就来排队啦?我家还在四十里外呢!一个疯疯癫癫的穷婆子,带一个下贱的赔钱货,来得晚加个号也就算了,怎地还插队呢?这先生忒也不讲道理!”
说话这人,身高八尺有余,全身肌肉坚实,身上的黄色布衫平整服贴,头上扎一块头巾,像是个家境殷实乡下农人。
壮汉此言一出,吓得旁边跟他同来的小媳妇立马用手去堵他的嘴。小媳妇手里抱着个一岁多的男童,脸上左一片右一片地,起了不少疹子。
“快别瞎说了!”小媳妇急道,“千辛万苦才盼到先生回来,又好不容易才得来这片叶子。你胡说啥呢?惹毛了先生这病可就看不了了。”
壮汉尤不服气,嘴里嘟囔着,还有意往通道中间挪了挪,看样子是不想放穷农妇过去。
旁边,终于有人给懵圈的农妇解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