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段时间她爱上了在阳台上种花种菜,但是她住的那个地方,就没什么好泥土。她从小区花坛和外面花坛挖回来的泥,全是夹着不少建筑渣的,放几天就板结了,而且一点儿也不肥。种进去的花也好,菜也好,没几天就干巴巴的,快死掉了。为此,她试过淘米水,茶叶水,鸡蛋壳等物,厨余等物,但都没多大效果。
为此,她查找了大量的资料,知道古代人沤青肥的一些方法。这些青肥都是纯正的有机肥,虽然比不上现代的化肥尿素等肥料起效快,但其对改善土壤却非常有帮忙,就是起效慢了些。而且也不会有副作用。
所以,她打算去弄些青草树叶等物,再混合上猪粪等堆在小池子里,加水后,再挖些河沟里的肥稀泥巴,封在上面。让它们在池子里沤烂发酵,变成肥料。
或者把青草树叶等物与细土人畜粪肥等物混合,堆放后,再抹上一层稀泥巴封起来,让它们发酵腐烂成肥料。不管是哪种,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得一两个月,甚至要中途翻一次打碎再封起来。
她把这些告诉给宁二听,宁二听后惊讶又兴奋的的说:“太好了,你懂得真多啊。”他也正在为肥而头痛呢。
丑姑愣了片刻,连忙胡乱找了个理由,说:“我也是听村里人说的。”
虽然村里人确实也会给庄稼施肥,但是其沤肥的具体方法,却因人而异了,她哪里知道别人是怎么弄的,而且以前也没有去看过。只不过宁二也好,老爷子也好,两人都不懂这些,见丑姑说的头头是道,再结合平时丑姑做的一些事来看,还以为她真的很懂呢,自然是全听她的了。
反倒是丑姑自己说:“其实我也只是知道要这样做,自己还真没动过手,也不知道弄不弄得成功呢?”
“没事,慢慢摸索吧。不怕的。”宁二连忙安慰她。反正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只要丑姑能说出来的,她就没有办不到的。
所以,他们在田边挖了两个坑,沤肥的同时,也开始收集材料准备搭建房子。
忙碌的日子过得格外快,时间一晃就到了四月底,大家施肥浇水除草松地一项也不敢放松,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地里忙碌。功夫不负有心人,宁二和丑姑家种的高粱也已经长到了两尺多高了。比其他地方的高粱都要长得漂亮多了。
不过,他们这块地平时极少有人会到这边来,还没有吸引到大家的目光。甚至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买下了这块地。就是知道的人也不在意。反正是块有名的薄田,又偏僻,真算不在什么,没人稀罕。
没人打扰也好,几个人在这里干活就更加自在了。想怎么弄就怎么弄,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来参观。丑姑还巴不得没人知道,她正好试试自己脑子中的那些书本知识,看能不能来增加些产量。
等到他们搭起了一间约二十个平方的小屋子后,也到了春花出嫁的日子。
这个时候,所有的庄稼都种好了,地里的活也干得很齐全了。天气也开始热起来了,正好有个空闲。村里人也都有时间帮把手。毕竟是一个村的,哪家办什么事,大家都会要来帮忙,和送些喜钱的。
第104章 发怒
家家户户都在往姜家送礼钱,丑姑让明儿悄悄去找小猫子过来,直接问道:“你家送了什么礼?别人都送了多重的礼?”
她根本就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不知道自己该送多少礼钱?如果姜家现在和吴家还是那么亲近,礼重一些也无所谓,但现在她只想当姜家为最普通的乡邻,这礼就要和大家差不多的档次了。多了不行,低了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