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河警界来说,郭启军可是一段传奇,难以复制的传奇。
十六岁的时候,初中还没毕业,在公安局食堂当炉工的父亲因病退休,作为长子的郭启军缀学接班,巧的是,他的烧炉司师傅是个警探,因为犯了错误而被罚到食堂烧锅炉,聪明机灵的郭启军很快入了门,业余时间里,经常上街“操练”,居然常有收获,时不时的抓几个小偷回来。
时来运转的是十八岁那年,郭启军乘着中午休息,又溜到新落成的火车站,在出入口的人流里晃悠,恰遇省公安厅的领导来到清河微服私访,亲眼看到郭启军连抓三个小偷,后来问起,竟是市局的锅炉工,领导大发感慨,英雄不问出处,这样的人才扔在锅炉房里,这不糟塌人才嘛。
一句话改变了郭启军的命运,从此他风里来雨里去,刀光剑影,生死浴血,成了清河市警界的头牌神探。
可惜,破案高手玩不了政治,被资历浅一辈的谢自横抢走了局长的宝座。
郭启军走得不快,像散步似的,还不时的过路的熟人点头招呼。
“三河兄,在前面的转弯处超过去,然后走个S形。”向天亮看着前方说道。
“S形?”
“我听肖剑南说过,他学开车就是郭启军教的,S形是他们早年的一个约定,另一方看见,就会想到对方是谁。”
邵三河点了点头,脚踩油门,车速提起来了。
转弯处是一个幼儿园,大门口站着两个老师和七八个小孩,郭启军停下脚步,转身和小朋友们打起了招呼。
在别克车即将超过郭启军的时候,向天亮朝前一看,皱着眉头喊了起来。
“停车。”
邵三河刹住了车,“怎么啦。”
“三河兄,有情况,你看前面,那辆红色桑塔纳,还有那个捡垃圾的老头。”
远远的,迎面开来了一辆红色桑塔纳,临近幼儿园时,突然慢了下来。
接着,人行道上一个捡垃圾的老头,戴一顶破草帽,拉着小板车,缓缓的向幼儿园走来。
邵三河也看出了端倪,“不好,他们是冲着郭局长来的。”
那个捡垃圾的老头,根本不像个拾荒者,一双眼睛始终停在郭启军的方向。
好大的胆子,五十米外就是市公安局大楼,竟敢在这里对公安局的二把手动手。
向天亮脸色一变,他看见了,那辆垃圾车的右把手,分明是根钢管,正逐渐对准了郭启军。
他嗖的掏出了手枪。
“三河兄,我下车后,你往前再开一点,注意桑塔纳轿车。”
邵三河应了声,一只手上也多了把枪。
向天亮下了车,提着枪向马路的左侧缓缓的走去。
地形对向天亮极为不利。
他离着郭启军十米左右,距捡垃圾老头大约十五米,处在毫无遮挡的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