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允对抱琴说道:“这人筝弹得不错,都快比得上你弹琴了。”抱琴既然以‘抱琴’为名,也是从小练琴的。
抱琴把允的习惯都研究透了,知道他喜欢这种音乐,笑道:“陛下,紫妍的筝可比臣妾的琴弹得要好。等明日陛下再来了,臣妾还让她给陛下弹奏。”
允说道:“可惜你的手伤了,不然你和她合奏一曲,肯定很好。”
抱琴说道:“过几日臣妾的手好了,就和紫妍一起为陛下弹奏。”
又过了一会儿,紫妍的筝一曲结束,又弹起了另一曲。抱琴看着允的心情不错,说道:“陛下,文今年也三岁了,找个先生给他开蒙吧。《千字文》等再大些了再说,最少《三字经》、《百家姓》要背起来了。”
然后抱琴又马上补充道:“还有武术也要开始学了。”她本人是不觉得皇子要学武的,但是允本人习武,她就也说了这么一句。
允揉揉眼睛。这个时代的家长怎么比后世的家长还要凶残?前几日熙瑶也说给宝庆、敏儿、思齐她们三个找先生开蒙,不让她们总是这样玩儿。这帮小孩儿周岁最大的也才三岁好不!
允对于教育孩子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反对从小就死记硬背这些东西。《三字经》还罢了,《百家姓》并无规律,虽然也有韵律,但是连不成完整的故事,记起来很头疼的。
允觉得,这个时候的孩子学习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死记硬背。当然,如果他们家是普通百姓,就指着聪明的孩子考上科举改变命运呢,那也就只能硬背了,但是他们家现在不是不用这样嘛。
允认为,应该找那种最有耐心、最会讲故事的人,一字一句的讲《三字经》每一句的含义,并且讲的生动活泼,让孩子喜欢听。最终让孩子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父皇的夸奖而学习。
所以允说道:“武术是得开始打基础了。明日朕找几名侍卫,也不必武术太好的,来教文练起来。以后文是要封国的,身体可不能不好。”
顿了顿,允又说道:“至于《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干嘛要背呢?咋们家又不是要考科举,背这个干什么?”
“朕对于孩子的教育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明日起,让文去干清宫。朕要给他,和宝庆、敏儿、思齐她们几个一起开蒙。”
抱琴惊讶的说道:“陛下亲自开蒙?”允能不能教好啊?
允说道:“朕先亲自开蒙。朕对于给孩子开蒙的先生是有特殊的要求的,一时半会儿未必能找到,所以朕先开蒙,等到合朕的要求的先生找到了,朕再让先生教。”
虽然抱琴仍然对于允的教学十分的怀疑,认为他未必能把孩子教好。但是让允来教,文就可以每天见到允了,这对文可是十分有利的,所以抱琴忙不迭的答应着。
晚上抱琴服侍允。要说这几名嫔妃,在床上最和允心意的还是抱琴,有时候允都想着:“要是熙瑶和抱琴的优点合二为一,那就太好了。”
====================================================
晚上,还是昨日刘川拜访的那家庭院,昨日后来商讨的那两人又聚在一起了。
昨日后来进去的那个人说道:“今日我从练子宁口中探听到了陛下严厉处置刘川的缘故了。”
另一人声音低沉,说道:“喔,什么缘故?”
先开口说话的人说道:“是陛下认为刘川所言不实,有欺君之嫌,所以严厉处置他。”
借着并不明亮的月光看过去,此人就是吏部考功司郎中潘仁。
声音低沉的人说道:“原来如此。陛下可真是诛心呐。”
潘仁恨恨地说道:“自古以来,连圣人都说,‘论迹不论心’,陛下如此作为,非圣君所为,真是小人。”
声音低沉的人说道:“咱们不是早就知道陛下是这样的人吗?”
潘仁说道:“那咱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声音低沉的人说道:“说来奇怪,陛下具体做事并不如何出众,但是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虽然他自己按照自己找到的办法未必能把事情解决,但是他的办法却总是可行的。”
“就好像陛下之前见过类似的事情一样。或许陛下在当皇太孙的时候,经常去民间,注意到了许多事情吧。”
“所以咱们做事,就找那些陛下一定没有见过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事情,就徐徐图之吧。”
=====================================================
江行省宁波府海盐县,城外靠近海边的一个小村子里,几名身体壮实的中年人聚在一起说话。
其中一人说道:“陆老二,你的消息准么?上沪县真的要开海了?”
被称之为陆老二的人说道:“怎么不准?你自己不是也听别人说了?如果不是要开海,前几个月那么打海盗为什么?这二年又没有太多的‘倭寇’骚扰海边的老百姓。”
另一人说道:“段老三,消息是准的,并且海盗清缴完了一批之后,马上就要真的开海了。据说,上沪县的县令都给皇帝老儿上折子了。”
段老三说道:“既然萧老大都这样说了,那我也就信了。明日,我就随几位一起去上沪县探探情况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