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日九月二十一日,允留下杨子荣担任吴县知县和园区主事,启程离开了苏州,向松江府而去。
临走之前,杨子荣小心翼翼地对允说道:“臣与长洲知县慕天颜多次交谈,觉得他不像是善于拍马之人。陛下,是否因为他的名字误会他了?”
“是么?”允有些惊讶。杨子荣颇有识人之明,应该不会看错人,但他为何会改名慕天颜呢?
允最后的这个疑惑在从苏州前往松江的半路上得到了解释。
“依照户部的档案,他从出生后就名叫慕天颜?从未改过名字?”允目瞪口呆。
“是,陛下。依据户部黄册上记载,他家这一代是天字辈,所以给他起名为慕天颜。”苏友学说着从京城传来的户部调查结果。
“看着真的是朕误会他了。既然如此,给杨子荣传令,让他看一看慕天颜人品、做事如何。若还可以,朕会斟酌给他重任。”允想了想,说道。
金善依照允的意思写了手诏,盖了他随身携带的小印,发往苏州。
这次从京城过来的不仅是有关于慕天颜名字的户部记载,除了一些四辅官和六部尚书不能自己处理的奏折之外,还有一些弹劾允的奏折。
这些奏折都是弹劾允在苏州游山玩水的,以在京的御史言官为主力,夹杂着少量其他各衙门的官员。允粗略点了点,一共有二十多封奏折。并且这可能还不是全部,过两天还可能会有弹劾的奏折送过来。
但张辅笑道:“陛下写的那几首诗有用了,让朝臣们想起了陛下还是大明开国以来最有才华的诗人,若非如此,想必进谏的奏折会更多。”
“是啊,若陛下不是一个诗人,勾起了朝臣们对于历代诗人的想法,进谏的奏折说不定会多一倍不止。”金善也笑道。
允之所以在那几个‘旅游风景区’题诗,不仅是为了zhu:āng'b-i,更是要让大家知道自己并未江郎才尽,仍然是大明到现在为止数一数二的大诗人。那既然是诗人,游览各地的名胜也就是应当得了,那些也喜欢诗词歌赋的大臣就不会上奏折了。
这些进谏的奏折当然全部留中不发。允嫌送回京城还浪费人力,就在行在让小宦官将它们撕掉后烧成灰烬。
允一行从苏州出发后一路疾行,二十三日就来到了府县同郭的松江府华庭县(今松江区)。在接见了松江知府、华庭知县等人后马不停蹄又前往了上沪市舶司后世上沪市政府所在地附近,显得十分急迫。
他八月下旬从京城出发,到现在已经出来了一个月,按照计划已是该回京的日子了,但允拟定的行程只完成了一半。所以他不得不压缩在各地的行程,能省就省。允也没打算在松江府干什么事情,松江府也没什么可看的景色,所以直接忽略过去了。
二十三日伴晚,允来到原上沪县城。他本想立刻接见当地的官员部署任务,但王喜跪倒地上劝道:“陛下,现在已是戌时了,天也黑了,都到了宵禁的时候。这么晚了,陛下还是明日再接见当地的官员吧。”
“况且陛下甩开大部带着精锐护卫和随从一路从华庭县急行过来,也很劳累,歇一歇吧。”
听他这么一说,允也感觉到了自己身子很疲惫,坐到座位上,勉强笑道:“就依你,传令给金善等舍人,不必等着朕了,各自去歇息吧。他们今儿头一次骑马,恐怕也颠的骨头疼。”
“王喜你也是,虽然洪武二十五年你就学会了骑马,但这些年骑的也少了,恐怕身子也不怎么舒服吧,让小宦官铺床,你也早些去休息。”
王喜站起来笑道:“何至于此,奴才将陛下的寝殿打理完毕后再去休息也不迟。”一边说着,吩咐了身边的黄路几句,然后带着小宦官进去收拾寝室。
允摇摇头,没有说话。
……
……
第二日上午,经过一夜休息的允虽然仍有些疲惫,却在用过早膳后马上召见了当地的官员。但头一个拜见的,却不是上沪本地的官员。
“臣杨任见过陛下。”一个中年男子跪下说道。
“杨卿平身。”等他起来了,允又道:“你何必这么拘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