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梅便是站在她身后的儿媳,永昌伯府的三少夫人,乃临州知府之女,整一个大家闺秀。
听到永昌伯夫人这方夸奖的话,她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笑容,然后垂下了头,看起来极为恭顺贤惠,不禁惹了周围夫人齐声称赞,更加贬低了她的妯娌苏月。
然而只有高若梅自己知道,她的笑容有多苦涩。
知书达理在这个时代对于女子来说更多的是三从四德,顺着公婆,体贴丈夫,有什么委屈,尽量忍受着,因为大多的新媳妇都是这么过来的。等大家知道她的好,便会真心待她。
然而事实证明,事事忍让,受着委屈便只会得寸进尺之人更加得寸进尺!
当第一次她被婆母哄骗着拿出嫁妆之始,就意味着后面还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无穷无尽,直到彻底花光为止。
等到后面高若梅才知道,她进门的那一日开始,嫁妆就不是她的私产,这整个掏空的伯爵府,就等着她来好苟延残喘。
哪怕告诉丈夫,得到的不过是一句“你嫁进了这门,就是张家人,不要像大嫂一样如此斤斤计较,都是一家人,帮扶着些也是应该的,我们也念着你的好”,说完这种安慰话之后,还问她要了笔墨纸砚和请客同窗的钱。
她人都傻了。
至于伯夫人那句“灵堂忙前忙后都是她出的力”,高若梅想来只有苦笑。
身后事办得隆重可是要钱的,更何况停灵七日,这姻亲故友帮忙便是白吃白喝,左右邻舍吊唁留的久一些亦要备席面。
更何况为了逼迫苏月,还有不少嘴碎婆子的钱要给。
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她的嫁妆!
嫁进来不过两年,她手头上已经开始拮据了,明明娘疼爹爱,她的嫁妆相比闺中友人丰厚许多,可架不住一帮子蛀虫的挥霍呀!
她听着这左一言右一语,明里暗里诋毁岁月,就觉得好笑又悲哀,而且分外刺耳。
这时候,突然周围安静了,她抬起头,看到一身孝衣的苏月带着婢女家丁从外面走进来。
苏月一双红肿憔悴的眸子明亮带着坚定,明明较小的身体却有着锐利的气势,微微仰着头,仿若生意场上与人谈判一般,自信且从容。
人虽然带来的不多,可她尽直走到灵堂前却没有人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