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对他信心满满。”
于母正在穿鞋,抬了眼皮,“他家里人不知道张罗吗?倒要你们关心得起劲,我还以为祝凌已经嫁到咱们家,成了我女婿呢。”
于礼一点儿都不怕他妈,吐吐舌头反驳:“您不关心,那您竖着耳朵听什么啊,不是要出去和人钓鱼?”明明走到门口了,还停在那儿听了好久。
“我哪里有偷听?”被戳穿的于母脸有些臊。
她干嘛要关心祝凌,她还没承认祝凌和自家女儿的关系呢。只是见他时不时来家里,看得不耐烦,想早点知道结果,早点断了女儿的念头而已。
对,就是这样,并不是关心那小子。
这么想着,于母咳了咳,继续把鞋穿好,走之前对于眠说:“要是他又落榜,随便他怎么复读,我都不会同意你们在一起的。”
于眠抓住母亲话里的漏洞:“意思是他考上了,您就必须得承认,没错吧,您可得遵守诺言。”
于母沉沉看女儿一眼,没有说话,哼了一声,出门去了。
留下于眠,于父,于礼几人,互相看了看,都露出了笑。
……
祝凌报了四所学校,每个学校在不同的省市,校考时,跑来跑去,又要准备考试内容,还是挺累的。
他的那几所学校成绩出得晚,家里人隔三差五问分数,把祝凌弄得心浮气躁。
祝凌脸上带了讥色:“以前没见你这么重视我成绩?”
他中考的时候,本来是可以保送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资格又取消了。
他曾经把事情告诉母亲,祝母毫不在意,觉得中考成绩算什么,她小儿子的钢琴考级才重要,还骂了祝凌一顿,让他去接培训班的祝慕林。
也因此,祝凌中考发挥失常,祝母刚好公司发展得红火,听到周围人夸耀家里孩子,觉得不是滋味,才塞钱找关系把祝凌送进一中,让他好好读。
祝凌才不听,叛逆心一起,又被班里同学排挤,干脆在校园里做起了不良少年。
现在想来,祝凌觉得自己幼稚。
于眠说得对,读书应该是为自己读,要是当时他好好努力,说不定还能和自己的于姐姐到一个城市读书呢,哪里还要再辛苦一年。
祝母见大儿子嘲讽自己,有些不悦:“你非要这么跟我呛声吗?”
又带了点笑,“以前是妈不好。但你现在成人了,也该懂事,前几年公司那么忙,你弟弟又要考贵族学校,难免忽视你。大人也有大人的苦啊。”
“你说那么多干什么?你说再多,他天生反骨,根本不听,怎么的,家里养你,还养错了?你要是和慕林一样乖,谁会不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