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只要一个人面对别人的问题时,回答中夹杂着对神之无知的描述,对方就会原谅那人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铃铛对此的总结是:“神圣的‘不知道’。”
几乎可以说,所有的问题,都能有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不知道”。
你姓什么?不知道。
你来自哪里?不知道。
勾股定理是什么?不知道。
自挂东南枝下一句是什么?不知道……
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什么?我!不!知!道!
正常时候,一问三不知,显然是不被认可的。
可如果是一个见过神之无知的人,在回答问题时夹杂着对神之无知的描述。
就相当于在回答一个“不知道”,因为描述的过程是绝对未知的。
不过,这个“不知道”,和凡人的不知道有着天壤之别。
它相当于让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不知道!神之无知!”
而对方会因为该收容物的特性,继而天然地恍然道:“哦……神之无知啊,难怪。”
对方会认可你的“无知”,会觉得这个问题不知道,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这个收容物的不知道,是神圣的!
是可以被原谅的,是一定能理解的。
万能回答!
这可是神之无知啊,如果真描述出来了,反而才不对!
其效应不仅限于口头上,还包括书写等描述上,如果用描述神之无知时的乱码,去填写卷子。
阅卷者会满意于这神圣的回答,给出满分。
不过,它的好处也不过如此。
因为未知毕竟是未知,它不会带来实际的好处。
科学家想要银河数学模型,给他个神之无知的回答,他会很体谅的接受。
可有什么用呢?他还是不知道银河数学模型……
最多不再问对方这个问题了,相当于被成功搪塞走了。
另外,神之无知的利用,必须得是真正见过它的人才行。
见过它的人使用神之无知答满了试卷,得到满分。
旁人看了,对着乱码照抄,呵呵……零分。
所以想来想去,白歌发现这东西对自己没什么用。
他就算只是单纯地说不知道,谁还能逼自己?
哪怕不用神之无知,白歌一样能理直气壮地说不知道,这是实力带来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