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有关基金会的东西他没了解,所知不多,但最后这一条他却是有着切身的体会,也万分赞同。
小猛的老家只是一个小乡村,只有中学才有一个篮球场,虽然是水泥的,但却年久失修,坑坑洼洼。
并且学校是禁止学生在课间打篮球的,担心会吵到学生上课,哪怕是下午放学,也有初中高年级的学生上晚自习,一样不准打球。
久而久之,篮球场也就彻底荒废,一边篮筐烂掉,只剩下另外一边,也基本上废弃了。
这不是因为没人打球,没人喜欢篮球,而是因为没有基础条件,根本就没有公用球场。
进入安义一中,前往粤省比赛,小猛看到了粤省的不一样。
在粤省,几乎每一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社区球场,很多村子还不止一个,像学校、政府、企业单位等等,也都有自己的球场,篮球文化普及到了每一个小地方,从而也令粤省出了不少优秀球员,比如陈江华、易简练。
这让小猛意识到,很多时候并不是没有优秀的人才,只是因为客观因素,人才都被埋没了。就像他自己,如果不是遇到陈锋,哪怕是拥有着绝佳的天赋,也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碰篮球。
给读者的话:
基础篮球设施缺乏的确是一个问题,在微光老家,一个乡也没有一个球场,更别说村了。也就镇上才有,很多人从小就没接触过,即便有天赋,也错过了最好的年纪。
第877章文化,熏陶
“学长,虽然我不太懂基金会什么的,但这个兴建基础设施的提议很好,我非常赞成。”小猛说道。
“嗯。”陈锋点头,表情却并不轻松,“兴建基础设施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施行起来却并不容易。首先是资金投入,看起来兴建一个普通篮球场不需要花多少钱,但我们要兴建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百个,乃至于几千个,几万个,这个资金投入可就大了。”
“此外,哪怕是有这个资金,如何去着手,谁去规划,哪里该修,哪里不用修,谁去监督,该怎么修,通过什么方式来修,谁去管理,如何令这些球场发挥出该有的作用,这些都是问题。”
听这么说,小猛挠挠后脑勺,有些头疼,苦笑道:“不就是修篮球场吗,怎么这么麻烦。”
“还有更麻烦的。”余谦看了他一眼,接口道,“兴建基础设施是一个很缓慢的办法,只能是给热爱篮球的人一个基础条件,其他的还是要靠人们自己,能出成绩的概率万分之一都不一定有。”
“我和陈锋商量过,兴建基础设施可以慢慢来,先从一个点开始,以后慢慢的铺展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