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跟赵王如果为了干掉他而落下太大把柄给太子的话……太子会高兴死。
那两位王爷也不是傻子。
“汶水……”郗浮薇闻言松口气,沉吟道,“接下来大人只怕要经常出去巡视,大人出行,应该是骑马的吧?”
于克敌“嗯”了一声,抬头道:“你问这个干嘛?你想学了骑马之后跟随大人左右么?只是锦衣卫中虽然不乏女间,这种场合大人带着你,只怕会为人诟病。”
“我作男装不就是了?”郗浮薇琢磨着,自己在邹府毫无建树,如今虽然勉强留下来,总也不能当真就去做个书童,还是得抓住机会多表现才成。
问题是她之前作为郗家大小姐,琴棋书画女红针黹稍有涉猎之外,学的就是打理家业。
这些技能目前完全用不上啊……
继续留在这院子里,根本没法子学东西,还不如出去跑跑,兴许有收获呢!
她就说,“反正现在天这么冷,大家出去都裹的严严实实……顶多我不说或者少说话了。”
于克敌沉吟道:“我能找人教你骑马,不过大人愿意不愿意带上你就不知道了。”
而此刻,书房里,沈窃蓝正对着面前的一堆舆图沉思。
除了方才让于克敌拿的汶水舆图外,此刻案上还搁着会通河的舆图。
虽然如今都在大运河之内,且是永乐帝执意迁都顺天府的底气之一,但会通河相比联通南北的大运河其他河段来说很是年轻。
它是前朝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时候才开凿的。
起自山东须城,至临清抵达御河,全长二百五十多里,闸门三十有一道,当时动用的役工足有二百五十多万。
两年后,元世祖听取太史令郭守敬的建议,差遣众多兵士工匠水手以及“没官囚奴”,开凿了全长一百六十多里的通惠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因为这条连接准新都与举国最富庶的江南的运河在,永乐帝根本不担心将来顺天府的用粮问题。
只是元时的分水选址有些问题,那时候会通河在济州的一段,早先叫济州河的,以汶、泗为水源,将这两条水引到任城之后进行南北分流。然而任城不是这一段的最高点,分水的时候,南多北少。
以至于北段河道浅涩,只能同行小舟,大船到了这儿,得换成小船,过了这一段之后,再换大船……可想而知多麻烦。
如今永乐帝要迁都,是肯定不会继续容忍这个问题的,故而重开会通河的时候,改进分水枢纽,是重中之重。
按照宋礼送过来的消息,熟悉会通河的汶上老人白英给的建议是,引汶济运,在戴村附近的汶水河床上筑新坝,将汶水余水拦引到南旺,注入济州河。
如此济州河北段水量增多,通航能力自不必讲【注】。
沈窃蓝没来山东之前一直在家里苦读诗书,家里知道消息,给他谋取了这差使后,他也临时了解了下会通河的情况,虽然肯定不如宋礼在行,这会儿看着舆图,大致也能够将整个工程的过程以及竣工之后的结果想清楚。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这次开河之后,《元史·河渠志》中说的:“舟楫万里,振古所无。”这样的盛况,只怕很快就会再现。
虽然是抱着非常功利,甚至是涉及到储君之争的目的来山东的,然而对于开河之举,沈窃蓝也是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