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星城:“世界上可有过这样的先例?比如说埃及与古希腊等地,是先有神灭,还是先有信徒丧失灵力?如果说千千万百姓还信奉着圣主,那是否意味着圣主无法被完全杀死?”
裘百湖额头冒汗:“但圣主也是极为少数的只有皇帝可以设坛祭拜,而在民间少有宗庙的神啊!说来,没人知道大明修真者的灵力会不会有朝一日突然消失。这太可怕了。”
俞星城:“这个可能性不低。为了这个可能性,朝廷要做的转变太多了。”
转变多的甚至不敢细想。
裘百湖:“这才是真的动荡。你去吧,我听说了,太子薨了,你们估计要去斋宿过夜,之后才能回去。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你这些日子怕是要连轴转了。”
大家话都说的很平,匆匆分手,待到一个人的时候细想,却越想越怕。
妖皇的袭击,叛军的作乱,太子的自杀,灵力的消退,简直就像是冬海的一个个浪潮,打的整个大明看起来像是要散了架似的。像俞星城这样坚定的人不多,许多工部的官员在斋宿的时候,都窃窃私语的恐慌着,讨论着如果太子死了是否小燕王真的会继位——是不是汉人血脉就断了;讨论着如果大明修真者没了灵力,是不是现在改信宗教还来得及;甚至还有人说起美国从法国卖了地,他们也移民过去种地怎么样。
俞星城倒觉得这些声音很正常,时代就是在突变,而大家都不想做被暗流卷进水底的人。
斋宿的夜里,有鸣钟,皇后与太子的同时殒命在每个人看来,都像是不意外的事情,小吏在她的办事间里替她铺了床,但俞星城没有睡。
她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琢磨。
她等到了第二日,礼部发放丧服,众官员一同集合至太和殿前,皇帝依旧没有露面,是小燕王与宁祯长公主,以及礼部尚书主持此事,任命了负责入陵全仪的山陵五使,负责其它丧葬事务的官员,又有礼部官员念诵悼文,群臣发哀,本应该安抚死去的皇室成员的其他亲属,但太子和皇后死了,皇上也不露面,群臣只能列队,硬着头皮去抚慰上头面无表情的长公主母子。
小燕王倒也还好,算是能把礼节做好,应一应群臣。
长公主冷眼坐在那儿,她被郑皇后迫害半生,可不愿意做这种场面,只是当有几个臣子提及太子的年轻时,她眼梢看向了小燕王,倒是多共情出几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意。
而皇上并没有等太久,他决意今夜仍有会议,要继续讨论应对叛军的计划,只是他小半个下午的假,让俞星城他们可以回府更衣。
俞星城打从开始为官,十天有八天都在加班,她也都习惯了,只是回去的马车上,她习惯性的看向两侧街道,却只觉得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