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拉克希米的两位少年好友的将领,似乎早已预备在后方,既是保护拉克希米的后背,也是为了做出尽快机动支援。英国进攻,不过是他们预料中的一种情况罢了。那两位将领各带五万兵力,直切英军行军中段,打了一场突袭的遭遇战。
进入六月后的多雨泥泞,对印度士兵来说早习惯了,对英国士兵却是连跑都跑不动的糟糕天气。再加上英国人本来用的都是印度雇佣兵,后来雇佣兵问题上爆发矛盾,英国不得不从非洲、南美殖民地与本土调派了大量英国士兵过来。
这群士兵水土不服,又沾染上了寄生虫病,本来就健康状况有些问题。两方最后在暴雨中缠斗,英兵因为怕被屠杀而奋力反抗,印度方面因为士兵素质不高而慌张,虽然最后俘虏了部分英军,但印度军也蒙受了不少损失。
这批俘虏士兵被送到加尔各答,算是拉克希米送给大明的礼物。
如果英军还想要海上突袭,这大批俘虏就是俞星城和英军谈判的筹码。
但英军并未再出动海军突袭大明水师,因为不敢了。
拉克希米的打法中,特意削弱野战军力量,把大批英国士兵、商人、官员逼到东西海岸两座沿海城市,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有退路的。
大不了可以从海上撤离逃走。
拉克希米一开始不阻止手下士兵的屠杀,也是为了震慑英国的官、商。他们估计从未想过有哪个殖民地敢这样反抗他们,在活命面前,做生意都变得不重要了。
当敌人发现自己有退路,就算有英雄将领带兵,都拉不动人群的逃离之心。
这些军舰不敢离开港口,就是害怕战争继续失利下去。一旦失利,他们这些舰队要把大量居住在印度南方的英国人带走。如果他们的军舰在外打仗,被大明水师拖住,另一头拉克希米攻破了主城,开始屠杀——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文森特咒骂着这些肮脏的印度黑黄人种,但能想到最快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杀死拉克希米。
他派人给共济会驻留在印度的几位上分会巫师递信,甚至亲自登门拜访,想要请他们出面刺杀拉克希米。
驻留在印度的三位领头的巫师,却坐在沙发上喝着茶,嘲讽着站着的文森特:“我们要求的也很简单,迦勒·克拉克不回来,我们不可能再出手了。克拉克家族没让猫头鹰寄信吼我们就不错了。如果我们杀死了拉克希米,迦勒绝对回不来了。我可承担不起这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