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具有本朝低调老实人的对外形象。
小燕王:“第三,如果英国海军对我们的船只发动袭击,我要求我们将一部分文员与货物卸在加尔各答,然后剩下的大船装满煤炭,溜他们。一边溜一边打,绝不正面对轰,而等到王后率领部队决定发起对南方的全面战争后,我们再同时与英国开战。”
俞星城心里还是很认同这一做法,毕竟真正要发动战争的还是印度,大明才不可能冲上去当先锋。
小燕王:“这只是简述了大概的计划,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之后我再会和每个人详谈。俞少卿负责在王后身边监督此事,我们要求王后共享军报,并且俞少卿要在前线协助印度并将军情及时发回船上。裘千户负责来往之间的沟通,包括联络印度南部的西厂探子,收集讯息,查明共济会巫师的聚集地点与大致情况。”
他对两位都司军官一拱手:“请两位将官先组织人力,将一部分对作战来说不必要的物资转移到印度境内,而后开始巡航计划,巡航的路线我将会与二位仔细规划,也是为了提前试探英国水师的军力。”
小燕王沉稳道:“另一面,我已经将准请开战的公文递交朝廷,但我们的行动应该会在内阁发回决意之前就开始。我将以个人命令诸位在朝廷回文之前听从于我,诸位有意见也希望能够服从。”
俞星城从到这艘船上来,不止一次见到他果决的这一面,那些官员面面相觑,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短暂的沉默以后,俞星城率先开口道:“臣听令。”
裘百湖也磕了磕烟斗:“臣谨遵殿下的命令。”
那两个都司没有跟小燕王共事过的经验,面面相觑,道:“臣……也听令。”
之后的会议,便是小燕王详细说起这个计划,而后每个人分别开会。小燕王手中有一份简报,上头提及了英国海军的实力,与仍然愿意为英人效力的印度雇佣军数量,显然大家听来这些消息都不轻松。分别开会时,每个人出来都从小燕王那儿领了根烟,二楼的栏杆旁,最终聚集了七八个眉头紧锁,嘬着卷烟猛抽的大明官员。
俞星城怕也是其中最愁的人。
小燕王分析了王后开始发动战争以来几个月的战略,俞星城一听便懂了,王后和许多国家的战争一样,走的时候千里单骑直插入敌国腹地的,夺取中心的战略,这个战略很常见,因为这时代很少有全面战争,大多数国家又没有民族概念,只有宗教抱团,百姓对于外敌很少能同仇敌忾,动员全民战争。
最常见的就是欧洲那样帝国下有自治权的分裂小国中,与印度这样地方领主权力极大的地区中。
而这样打仗的办法可以用来侵略其他国家,却没有办法驱逐一个虎视眈眈想咬下几块肉的殖民者。王后不打全面战争,就可能无法彻底英国人。
俞星城要说服王后改变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