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经学一科的道德假大空,算学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科目,显露出了令人动容的实用与踏实,仿佛在考量每一个学生——不谈前程仕途,只看你是否能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福一方。
卷子上满满的干货,不是说要难倒学生,而是要他们做一个能克服难题,仔细认真的技术人员。
俞星城深吸一口气,从一旁拿来张纸,把每一道题目中天地乾坤亦或是方田粟田等词语,换成了数学符号。旁边虽摆了算盘,但俞星城多年没用过,还不如心算来得快。
题目只要理解了,大抵就是高中水平,毕竟只是乡试,如果是会试可能就更难了。其中有几道题规定的算法,大抵是这几十年的数学家命名的算法,她不太懂那命名背后的含义,只能照着自己知道的解法来答。
有些题目标明一题多术可加分,她也一股脑把自己所知道的解法都写了上去。
估计很多解法考官未必能懂。也必定有些是她算错了数或者没读懂题,但俞星城已经不大有所谓了。
她再抬头,已经是桌前换了第三根蜡烛,天色漆黑。
一排十间号舍里,只剩两三人了。
军士一边收卷一边笑道笑道:“你回来这么晚,奋笔疾书可算是写完了。”
俞星城笑了笑,看着吏员糊名之后才离开。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做了对的选择。
如果能正常补考,她自然还是会再回去补考经学,对主考只说这门算科是写着玩的。
如果不能补考,舞弊顶名案闹大,她就会看看算科能不能有个成绩,让她先拿到官身。
但算科的官路很窄,仕途也不易,不比经学那种入了会试、殿试一步登天的……
她也不知道对以后的事来说是好是坏。
他们现在只能等补考的消息,院内其他几人也没走,也都在等放榜。
到三日后。
是道考最后一天考试,也是甲组生员的比试。
俞星城左右等补考也等不到个结果,就如约去看比试,一同的是屋里其他三个姑娘。
她毕竟是生员,敷粉涂丹不合适,就只是梳洗一番就出了门。
到院里,才看见铃眉和杨椿楼,拿着一大把刀剑法器,往裙子底下塞。
俞星城:“你们这是要去劫法场?!”
铃眉一笑:“嘿,还不是怕你那个兄长又跑出来找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