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淡淡的爱情故事,“我”跟杜冉在燕京重逢,她是“我”高中时期好友的恋人,而这名好友却在毕业前自杀。
“我们”俩开始了交往,可是谁知道在有过了肌肤相亲之后杜冉却突然不辞而别,渺无音讯。
后来“我”才知道她原来是进了深山里面的精神病疗养院,这时候同校的学妹林绿。
从目前看到的内容而言,文字里面充满了伤感与痛苦,就算是宁远跟杜冉恋爱期间也有令人压抑的情感。
夏川英助实在不知道披头士的这首歌曲竟然如此火,这明明是他爸爸或者爷爷那个年代的歌曲才对。
正好寝室房间里面没人,他干脆一边放歌一边,虽然有时候沉浸在文字中根本听不清唱的什么。
这部特别对他的胃口,明明故事比张楚之前的作品都要简单,可是里面承载感情的文字却让人沉醉其中。
一场颓废的青春,似乎跟他的文化背景很契合,有着对青春、生命与死亡的另类探讨。
夏川英助并不明白张楚究竟想要通过这部表达什么,但他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种残缺的美,一种能让现代年轻人都感同身受的孤独!
孤身一人在燕京这异国他乡的大城市中,就算身边有几个好朋友,但有时候也难免会觉得孤寂,不止一次想过回家去。
里面很多人物性格看起来都有些怪异,甚至女主角竟然是一个抑郁症患者,这可比电视剧绝症标配癌症或者白血病新鲜点。
可夏川英助在读这些人物的时候,作为读者感受不到他们的怪异,只是跟书里人物一样听到敢死队的故事时便欣然大笑,觉得是很可爱的角色。
追求极端化感受的角色看起来跟平常人似乎很遥远,不过他们身上的某些元素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只不过表现出来的频率比较低。
他对于自杀这个看似毒点的情节却觉得很真实,因为在读中学的时候,自己班上就有一个男同学结束生命。
“看这本书怎么像是在看中国的水墨画?”
他稍微有些不习惯这样的风格,几乎看不到特别细腻的细节,经常是大段大段的对白,可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
看了这么多页之后,读者们依旧不知道男主人公宁远的完整形象,他喜欢穿什么样子的衣服,留着什么样的发型,带什么东西出门。
这些人物细节描写通常是作家展现文笔的时候,似乎这样就更加详细具体一些,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活。
《挪威的森林》中这些都没有,张楚只是在需要解释故事进行逻辑的时候才会把细节展现出来,只是在需要转换空间的时候才会进行大段景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