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一个盘踞在海边的龙头一般,可以容纳下十几整车生产线,一个超大型研发中心以及综合型职教体系的工业园区定下了整个城市的基调。
在龙头之侧,面积高达三十多万平方米的配套物流园区,以一个密集,但是整体秩序井然的巧克力网格状,如支撑龙头的脖颈一般并列在了那里。
这两部分,奠定了工业新区的基础。也就是从这片巨大的产业集群开始,向西方,城市的脉络开始延伸。
通过六条功能不一的道路,城区与工业区相连,也展开了城市的脉络。最大程度上增强生活区与工业区连通性的同时,网格经由主街道连接至城市中心,并向更西侧的,与富州市相连的公路并入。
以李凡愚的设计方案为基础的地下铁,地面轻轨,以及汽车通道贯穿城市,在这个基础上,人行道步道自行车道紧密穿插,整个街道系统具有相当分明的层次性。
基于这套街道系统,王敏之的团队以现代城市的便民性为核心,打造了包括公园,城中公园,融入到各个街道的商业区,体育中心,停车场,并创造了含有除此之外多重功能的,提高了整个城市品质,更增强了城市绿化面积和娱乐需求的环境区。
所有区域的街道两旁都布满了绿植,在这些绿植环绕之中,一条条小巷纵横期间。以小巷为经纬,规划出来的小区之内,设立了大量的停车入口和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的服务区。
可以说,整个城市看起来是略显精致,甚至是零散的——若是没有整个城区中间,那一座纯白色的,如同绿洲之中一块鹅卵石般,以正信总部为主体的经济办公区的话。
新区东侧海岸那片气势磅礴的工业区,可以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蓬勃的心跳。
沿着六条公路进入城区之后,高度绿化的大街小巷会让人感受到仿佛置身于公园般的宁静。
而在整个城市中心的这片经济区,给人的感受就是现代,甚至说是超现代!
所有的建筑都以近乎是牛奶一般的白色为基调;
在这里,李凡愚能看见那造型各异,如同走进了科幻未来世界的各类办公楼和建筑。为了解决这部分相对拥挤,缺乏活力的商业特性。每一栋造型各异的大楼上,或在楼顶活在楼层的露天区域,都设计了花园。
穿梭在楼梯之间的轻轨,结合以共享汽车社区为主的地上地下停车场,构成了浓厚的商业氛围,但是这些融入到各个地方的空中花园存在,也并不会显得太过压抑。
整个新区附近,看不到任何冒烟的建筑,也看不到任何大型的发电站和占地面积大,林立如刺猬一般的风力发电区。城内所有的取暖,供电,亮化以及基础设施运转,完全摆脱了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