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明已经惊呆了;
我好心为你们正信红旗争取这个荣誉,你就当着首长的面这么拒绝掉了?
我的面子你不给也就罢了,就算是我说错了。可是……
可是这可是当着首长的面啊!
情商低也不用低到这个程度吧你?!
你这是要死啊你!
要死你别拉着我们啊!
谁也没能想到,李凡愚就这么的拒绝了!
而且拒绝的如此干脆。
坐在车内的首长将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里,饶有兴趣的看了看李凡愚。
“为什么?”首长的意思很明显,实在询问李凡愚为什么在提到供应领导时如此的抵触。
李凡愚轻轻抿了抿嘴唇,“红旗想要做起来,必须要保持传统,但是也必须需要和政治割裂。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承载着中华工业精神,走远走长走向世界的一个品牌。而不是一个以政治需求为核心,向下伸展到民用市场,在用户选用时瞻前顾后,甚至还得考虑避讳的这么一个品牌。”
啪叽!
听到这大胆,或者说“大逆不道”的解释,刚才那个记者刚捡起来的摄像机,又掉了下去!
第1295章说错话了?
红旗这个品牌在李凡愚的眼里出看来,官气实在是太浓重,也太过等级化了。
按照红旗初期的规定,进气栅格的数量,车侧面红旗标志的位置等很多小细节,都是需要根据乘坐领导的级别而森严划分的。
在李凡愚看来这样的车,更像是部队的肩章或者是古代王朝文官朝服上的补子。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地位的体现工具,而不是一个以追求舒适和乘坐感受的交通工具。
这样的车,不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走入市场里,并成为主流的。
为什么?
因为中华特殊的文化。
自古以来中华就是一个喜欢制定等级的民族,不论是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思想,还是到“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亦或者连入官科举,都喜欢分出个状元榜眼探花来。
这样的文化,就会让人们话下意识的去注意一些东西,规避一些东西。
这样的谨慎,也更多的体现在中华的商人身上。在官本位的中华,商对官的时候,总有敬畏和避让。
巧的是,正信红旗的目标客户正是商。或者说是,豪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