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美国的朗文材料,在中华的主要部门就两个——一个是业务部,一个是法务部。
业务部往外卖技术,法务部就盯着我们企业的产品有没有侵犯专利的。靠着这俩部门,他们在中华连续五年实现盈利超过两个亿。
说白了,我们的企业如果不打破这个壁垒,无论政府给出什么样的优惠政策,都赚不到大头的利润。”
听完他的分析,程刚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此时的程刚看着眼前的李凡愚,颇有一种庄公面对曹刿的感觉。自己本来报以信心的东西,原本都是些细枝末节。
而李凡愚的一席话,无疑是惊醒了他这个梦中之人。刚才升起的一丝不满情绪,现在早已被他抛到了九天门外。
程刚无语良久,才伸手抓住了李凡愚的胳膊,一脸恳切的看着他道:“你既然看到了这个问题,可是有了应对的方法?”
李凡愚耸了耸肩,“之前倒是有过一个办法,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却太大了。”
程刚大手一挥,“你尽管说!不要怀疑我的决心。”
哎呦,不错哦。
李凡愚看着一脸豪迈的程刚,默默的赞了一下。既然如此,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咳咳、其实正信现在的模式,就已经是一个小型的生态圈了。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有实验室和研发团队,有自己的生产工厂。这个产业园区也可以套用这种方式,只不过就是把规模扩大化一些了。”
程刚消化了一下,有些没想通:“能不能说的具体点?”
李凡愚搓了搓双手,有点儿不好意思:“具体点就是以工业类高校或者目前有研发实力的企业为核心,用需求和技术吸引零配企业进来。”
话说到这个地步,以程刚的智商当然不可能不明白。
这小子,绕了个大弯儿,说白了还是给自己讨好处!
什么工业类高校!谁不知道天城就一个工大,里边的优秀人才还被你们正信网罗一空?
程刚不禁好笑,“要是按照你的想法建造工业园区,那这个园区是给市里建的还是给你正信建的?”
李凡愚的小心思被戳破,老脸一红;没办法,当初这个想法,就是从正信的利益角度出发的。
要不然废这脑筋干嘛、拉帮人也没有白拉帮的嘛。
虽然说这个建议有点儿以自我为中心,但是如果实现,对那些零配企业还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