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公也沉默了,当年的邕王踌躇满志,英明神武,不然他们也不会誓死效忠邕王,没想到千辛万苦打下了江山,已经登上大宝之位的邕王却变得如此。
敏感多疑,残害直谏的忠臣,宠幸奸妃,如此种种,哪里还是当年让他们心悦诚服的邕王?
就在众人都沉默不语时,太子突然起身对沈国公和奕王道:“妖妃非杀不可!还有嗜花龙背后之人,只怕最近几日也要出洞了,咱们不如先发制人。”
沈国公和奕王都惊讶地看向太子,奕王忙问道:“大哥的意思是?”
太子心中一顿,看着奕王,坚定道:“我要清君侧!”
奕王往后退了两步,跌坐在椅子上,晦涩问道:“大哥要逼宫?”
太子艰难地点点头,然后将目光转向坐在凳子上纹丝不动的沈国公,躬身到底,“还请姑父助我。”
沈国公目光沉沉,看着太子,“若真如徐御医所言,陛下就只剩下不到一年的寿数,一年后殿下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若你现在逼宫,那么后世史书会如何书写,殿下可知道?殿下又可知自己在后世会被如何垢言?”
太子点头:“姑父所言,侄儿都明白,可是父皇如今为奸妃佞臣所惑,忠奸不辨,黑白不分,边疆战事一触即发,我等得起,大尧的百姓等不起,他们再也经受不起战火之难了,如今只有姑父挂帅才能稳定军心,震慑敌军。”
太子再次作揖:“侄儿恳请姑父为了大尧无辜的百姓,早做决断!”
奕王也跟着作揖请求。
沈国公长叹一声,问道:“你要我如何助你?”
太子忙道:“如今边疆战火将燃,侄儿恳请姑父,等侄儿清君侧后,挂帅出征。”
沈国公震惊不已,他本以为太子是要借他之手,召集分散在各军中的沈家旧部,没想到太子言辞切切,却只是请他事后挂帅出征。
沈国公一手扶起太子一手扶起奕王,叹息道:“殿下心怀大尧百姓,是我大尧之福,臣静候殿下佳音!”
太子漏夜而来,在沈家书房和沈国公达成共识后,同奕王乔装打扮后悄悄离开了沈家。
七日后,太子号令临城禁卫军和东宫府兵,剑指内宫,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当今寝宫。
当今大惊,忙调动内宫禁军,下令诛杀太子,却没想到内宫禁军早在太子掌控之中,当今竟然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