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2 / 2)

要知道,沈钰入朝还不到两年时间,同期进士还在翰林院接受考核,他升官的速度却跟骑了一头发疯的骏马一般蹭蹭往上奔。

朝堂上,五品到四品是一道巨大的难关,几乎是大部分同进士的天花板,许多官员一辈子卡在五品再也升不了一步。沈钰却轻轻松松,以二十岁的年纪,轻而易举地跨过了这道天堑。

怎么能不让人嫉妒得发疯?

别说备受打击的新晋进士了,就连在朝堂上混了几十年的老狐狸心里都难免酸了一酸,回想一下自己当年为了升官遭过的罪,再看看沈钰这轻松的模样。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实际上,元嘉帝还觉得自己给沈钰的赏赐太少了呢。单凭沈钰之前弄出来的晒盐和盐课改制开放贸易司三件大事,都能给他换个低等的爵位了。只不过元嘉帝和傅卿珩都想压一压沈钰,磨磨他的性子,这才将此事按了下去。现在沈钰又倒腾出了水车,元嘉帝觉得这回真的不能再委屈这个孩子,说什么都要破格提拔沈钰,让他跳了一小阶,由从五品直接升到从四品。

这等破格提拔,在官场上也不多见。几个阁老倒是都有过这种经历,其他人基本没有,单凭这点,都能看出沈钰的潜力有多大。

而且,沈钰的功劳是实打实的,就连一向尖刻的御史都没办法反驳。

水车就摆在那儿呢,要怎么挑毛病?有功之臣都不赏,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尤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研究出新型农具的意义有多大,只要智商过了及格线,都能想得明白。

沈钰带来的骚动不过一瞬,朝臣们的心神又被另一件大事吸引了过去。

元嘉帝有感于两位匠人对农业的功绩,特地除了他们的匠籍,给他们一个官身,将他们调入工部,继续研究更多有用的农具。

这可是第一次有匠籍领了官身改换门庭,还是元嘉帝亲许,登时朝野震动。

不仅如此,元嘉帝还接着下令,免除匠人每年的服役,除役之费并入以往的税银中,不再单独加税。

此令一出,天下匠人感其恩德,三呼万岁,又有两位匠人得了官身之事在前,一时间楚朝匠人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十足,想要再琢磨出更多有用的东西,说不准也像那二位一样,就这么换了门庭,后世子孙也跟着受益。

灵感,就是这么被激发的。

匠人们仿若被注入了新的生机,焕发出蓬勃生机。

而沈钰,继续被季阁老扣在工部,全方位杜绝张清跑来挖墙脚的可能。

沈钰对此表示抗议:自己都捣鼓出了水车了,大功一件也累得不轻,总得给自己放个假什么的吧?

换来季阁老一个大白眼:“美得你!如今水车刚做出来,惦记着新水车的农户们可不是一两个,咱们工部有的忙了,总要先赶出一些,等到来年插秧之时就能让他们用上。你好好整理一番做水车的步骤,写好后让人印好发给各省总督,再往下发,好让各省庄户都能用上这新式水车。百姓们不容易啊,有了这东西,好歹能让他们轻省一点。”

最新小说: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穿到现代之被爱人扭转性格 带人鱼崽崽娃综爆红[穿书] 夫郎他揣了个蛋[古穿今] 燕谭枝 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 路人甲吃瓜指南 重生回雌君少年时 大王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