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麦忍不住插言:“万一人家不配合呢?我记得盛琪母亲无意中说过,他女朋友不希望媒体介入,担心那样妨碍她以后的生活。”
向主任气愤地说:“这女人怎么这样现实啊,要不干脆把她的态度捅出来,引发一场辩论。”
“算了,算了。用贬低一个人来抬高英雄的俗套要改过了,不能再用。”叶总说。
叶稷副总编找到新闻部主任,说,跟市长的记者这几天感冒了,自己怀疑得了甲流,赖在医院不肯出院,他的工作让顾月顶替几天试试。
新闻部主任说:“能试吗?这可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事情。”
叶副总编说:“你怀疑她的工作能力,当初干吗录用她?”
新闻部主任说:“录用她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赵总——”
叶稷打断他的话,说:“当初搞招聘的时候我出差不在家,并不知道她的深浅,后来通过宣传盛琪英雄事迹这件事,看了她写的几篇报道,觉得视觉和文字还不错。这样吧,你去请示一下赵总,问问我这样安排合不合适。
“靠。跟我来这一手。”新闻部主任心里说。嘴上打着哈哈,说:“业务上的事,你叶总说了算,我看就不必请示赵总了吧?”
叶稷闻听此言,脸色好看许多,挥挥手说:“刀总是要石上磨的,牛总是要鞭子教的。估计赵总也是这个意思。”
新闻部主任无话可说,心想你要培植心腹,干吗从我手中挖人?难道这个等级差别悬殊的时代,就是这样产生和谐社会的吗。心里不快,敢怒不敢言。粟麦就这样跟市长跑了一周。市长是个和蔼的小老头,特别喜欢美女,第一次见粟麦,就打着哈哈要粟麦坐他的车,那天正好是三八妇女节,市长还特意嘱咐秘书给包括电视台女记者在内每个女记者送一束花。
一周跑下来,市里各单位以及各个层面的领导都知道宝灵报社新来了一位报花。只是这朵花十分冷艳,她工作热情专注,可是除了工作,有一种假面具或拒人千里的冷漠,总之让人觉得有些怪异。许多人碰到她的眼神就退却了,更损一点的人在打过几次交道之后说她是别人放在墓前的祭品,虽是一朵美丽的百合,却没人敢拿回家。
这是粟麦刻意弄成的效果。
报社这个地方外表看起来一团和气,但实质上并非真正充满和谐。这一点,粟麦第一天上班就很有感触,那天,粟麦刚在自己的小格子间坐下,就听到左右“邻居”在打电话,尽管他们有意压低了声音,但一板之隔,还是句句听得真实。他们一个在为自己的广告大客户被“双规”而上火,一个在打探某个大人物的隐私,是关于他在许多新开发的小区养有情妇的隐私。“唉,财气人色是堵墙,人人都在里面忙。”粟麦当时便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她暗地里仔细观察着别人都是怎样工作和学习,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相处,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工作和学习是次要的,搞好人际关系才是主要的。就这一点,让她明白了一个简单道理: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出局。她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一个杀人嫌疑犯和一个党报记者,是永远不可等同的,不管她现在是什么身份,或做什么工作,她都是一个逃犯,逃亡的阴影始终会笼罩着她的生活,伴随她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