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页(1 / 2)

……

孟岚收到信时,有些惊喜,毕竟宁州的事,她暂时没顾得上,但既然有人送枕头了,她打个瞌睡又有什么不可以?

于是没有什么纠结,她立刻私下约见了李秀。

这位女将军进入食铺时看到孟姑娘陪着一滩大胖虎也没什么惊讶之色,寒暄两句后,两人便切了正题。

宁州局面特别复杂,或者说西南一直都是个复杂的地方,复杂的程度随着中原人汉人避祸边地,与当地人一代代通婚后,就提高得更多。

这些祖籍中原的汉人在将文明带给夷人的同时,本身也不可避免地被夷人同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独立倾向,但你说他们有多大野心,那也真没有,他们就想保持现状,不向朝廷缴纳税赋,同时在自己的山头自己说了算。

只要不触碰这两点,夷人是很乐意与中原人通商的,当然,偶尔抢一两个商队,都只能算是贪点小便宜,然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可。

问题的关键的,如今蜀中的成汉势力正积极向宁州南中等地渗透,很多南中地区的势力迫于威势,便向成汉靠拢,如果不抵抗,那么要不了多久,蜀中成汉就会顺着当年诸葛丞相攻打南蛮的路线,将宁州南中等地纳入统治,到时,北方再想收获这些地方,必然事倍功半……

“宁州如今是王逊主事。”孟岚提出了问题关键。

“王逊善兵,威压五夷,但也因此引得夷人敌视,勾结成汉,且他是晋廷臣子,多次派人劝司马睿称帝,”李秀微微笑道,“连这次前来北地出使,也是被城中大族劝说,否则我等也不会来得如此之晚。时候到时,宁州边民夷民,便知应向谁而拜。”

在倒向北方还是南方的选择上,王逊一开始就支持南方,但随着南方颓势显示,不知骂了司马睿多少次废物,现在正是动摇之时,她也不需要渤海公立刻册封,而是在关键时候扶上一把,就能拿下金沙江北的夷地,这些年,为了生存,她也不只是管理内务。

孟岚当然听懂了潜台词,微笑点头,直接了当地问:“那您能在多久处理完当今的宁州刺史呢?”

“如若渤海公相助吾为宁州刺史,那便只需要三年,”李秀沉稳道,“吾缺的,只是起兵之时的大义之名。”

孟岚点头道:“这个条件不难,我会向渤海公提起。”

李秀立时感谢。

她是女儿身,天然便缺一个大义名份,如果是男儿,支持她的家族和下属,但因是女子,哪怕已经被晋惠帝立为宁州刺史,等惠帝一死,立刻被兄长躲了权,兄长治不了五芩夷,他们也不找她,而是派出治中毛孟千里前去洛阳,求请朝廷派刺史,朝廷不派,毛孟还再三陈情说“我万里之远来诉说哀情,朝廷不赐予怜悯给予救助,我不如死了算了”云云。逼得朝廷新派了王逊前来任职。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