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2 / 2)

拐过一个长廊,廊边荷池暗香浮动,过了池子,门房老仆便到了内院前,便被侍女拦住,说是老爷夫人们正在用膳,让人转交。

门房一边想着这蓟城的宅子可比清河的老宅小得多了,也亏得老爷夫人们能习惯,一边退回去。

侍女拿着邸报入内院,才进饭厅,便见到家中俊美又贵气的大少爷入座,一时不由得脸庞微红,见老爷坐在正中主位,便有些刻意地从的少爷身边路过。

“咦,邸报到了?”崔涞才一坐下就看到那用黄纸印刷、有些泅墨的报纸,微笑道,“给看看。”

侍女哪里挡的住,不由自主地递给他。

旁边的崔夫人立刻不喜了,抱怨道:“你难得回家一次,怎还顾着公事,没得片刻清静。”

崔鸢看有人吸引火力,没有半分要为哥哥分辨意思,只低头继续喝粥。

大家长崔悦却不理夫人,只是看着儿子看报后骤然严肃的神情,问道:“又有何事?”

崔涞不答,只将报纸给旁边的妹妹看。

崔鸢只瞄了一眼,便瞬间瞪大了眼睛,手里的筷子都吓掉了。

《论法之会,势在必行》,这个几个字,她认识,但这个头条的内容,未免有些太骇人听闻了。

内容中,历数了魏晋之时的法典中各种维护世家的法条,又指出如今北方变革流于表面,上次的道宗大会,给了作者灵感,她觉得就如此一般,广邀天下大贤,前来修订法典,至于说什么算是大贤——作者表示你觉得自己是,就可以来。

如果只是普通的任者,崔鸢自然可以当成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文人梦吃,但头条上,署名却是明晃晃的“魏瑾”二字,这两个字的份量,让这个篇头条立刻便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事件,光是想想它会引起什么后果,就让崔家小妹感觉头皮发麻,心跳欲出。

一边的崔悦非常不悦,想要训斥儿女,但终是按捺不住好奇,伸头一看,也是惊得站不稳。

这早饭显然不能吃了,崔家兄妹带着父亲,就去书房。

“这未免也太随性了,”崔悦在书房里来回走动,心烦意乱道,“法为国之脊,岂可随意任人动之?”

“这才是渤海公的气魄,”回过神来崔鸢立刻就看出了其中内在,“如今内政之事,皆在渤海公镇压之下,但各地的阳奉阴违却从未少过,与其内耗生事,不如将一切摊开放在明面上。”

“摊开?”崔悦压抑不住怒火,“她魏瑾是晋臣,怎可擅改律法,再者说,你看上边写的是什么‘征求匠作之法,由匠者出’,甚至还允许胡人参与修订律条……这这、简直罔顾人伦,什么时候,那些贱籍也可以动律法之术了,他们认得律法怎么写么?”

“阿耶莫急,”崔妹妹已经冷静下来,“渤海公岂会改不得法,你说她是晋臣,但事实如何,您心里清楚得紧,莫不如先想想到时论法说律,你要如何说。”

“我清河崔氏名门之族,若是和这些卑贱之人辩论清淡,岂不是让天下世族耻笑?”崔悦断然拒绝。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