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1 / 2)

但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月,北方没有一点招兵买马的意思,大家的生活还和以前一样,城管招的老头老太们戴着红袖套,精神抖擞地巡视街道,看着有没有哪家乱丢垃圾、哪摊乱占道路、哪车乱停乱放……

而当问及这些街管们征兵的事,得到的回复只有:“上边没通知呢,俺咋知晓这等大事?”

又过几日,终于等上边给到的回复,随后他们宣传的口径就很统一:“上边说了,北方军卒足够,不征兵,有专门的运粮民夫,不用你们过去,安心工作。”

这话一出,悬挂在北方庶民们的头上的靴子总算是落了下去,但在庆幸之余,还是有很多人越想越不是滋味,觉得渤海公是不是看不起他们?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安稳地过着地里刨食、坊里做件的生活的。

北方在户籍和土地都清查明白后,律法渐渐森严,大过小错都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每村还有民兵训练,保护乡里治安。

如此一来,治安好是好了,却让很多游手好闲、却又想出人投地的二赖子们甚不得劲,在知晓征兵可以自愿参加,且有军饷后,不少想出人投地、又无甚牵挂的,干脆就报名丛军了。

这事闹了一阵子,但很快便平息下去,因为大家都要为家里的小辈准备四月的学校校招考核了。

魏瑾其实是想把考核设在三月,但随后发现不行,三月正是春耕农忙的时候,大人根本无暇顾及小儿,而二月太冷,小孩子们受不如今小冰期的寒冷,所以才定在四月。

至于说像后世一样九月开学——那时正要秋收呢,农业时代,要顺着农民生活节奏来。

所以北方三四月份都是最忙碌的时间,小孩子们被选美一样挑出来,聪明机灵学习能力强的留下,不过关的,就继续回家种地。这种几乎可以改变人生命运的抉择,一度让北方上上下下都为之震撼,和这个相比,北方军南下,都可以算是小事了。

毕竟寒门学习最大的耗费不是吃食也不是学费,而是笔墨和书本,以及寻觅名师的耗费。

学校里初期识字都是用的木板加铅笔,学字会有一种柳叶纸做的水笔字贴,用水写上去时和普通字无异,干后字迹就消失了,这种字贴本算是小孩子最贵重的财产,没办法,就算北方如今发达了,也不敢说免费提供所有耗材——那样的话,北方所有的纸坊加起来都不够用。

……

王悦也是准备考试的其中之一,但他如今的心情却怎么也不能安稳,南方的局面让他紧张又焦虑,他也明白,王氏家族已经与南朝表里一体,不到最后,家族不可能放弃南朝的基业。

他的好基友司马邺则笑他多虑:“放心,现在还要僵持一年半年的,不会直接开打。”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