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页(1 / 2)

“如今四处战乱,我等又岂会和北方长久,还是尽早让六郎回家才是。”王舒有些忧愁。

王导轻甩尘尾,苦笑:“江南长久,亦非我等长久啊。”

王舒欲言又止,止言又欲,一时纠结不知所以。

他们心中都清楚,王导说的人,正是他们的族兄,如今掌握南方军权,攻伐四方的大将军王敦。

王敦虽然是他们的族兄,但行事酷烈,先前别外一位族兄只是对他不满,便被他杀死,如今对晋王也甚不客气,加上得到吴兴沈家的支持,吴兴沈家又因为与北方贸易,从而让王敦越发底气充足,那野心几乎没有掩饰。

“昔日族兄王衍有狡兔三窟,让他们去北方避避也好。”王舒长叹一口气,又有些不甘地道,“避避也好。”

那族兄王敦素来自私自利,若是真在外举事,肯定不会通知他们这些城内的亲族,一个不好,王敦若举事于外州,他们这些都城中的王家人,便会成为晋王的出气之物,得张华一家的下场。

想到这,他不由得打了个冷颤,自晋朝以来,为相者,似乎都没有好下场,杨骏、卫瓘、张华、孙秀、王衍……不是被三族尽诛,就是死于非命,到如今的族兄王导,真是太危险了:“二兄远见。”

王导微微一笑,岂只是避祸,如今吴兴沈家的大量财富都被王敦用于军中,若能搭上北方海贸商线,他的余地便会大上极多,如今四方战乱,江南绝不能再内斗,所以他不会支持族兄的野心。

更何况,若能拉拢到渤海公,这晋室天下,或许还有救。

第147章好客青州

每个朝代在灭亡之时,都有能人志士为其尽忠。

但其中,并不仅仅是忠诚,还有在一条船上下不来这种因由。

而王导就是后者,他既是风流名士,也是一位绝顶聪明之人。

因此,他当年在看出东海王司马越无力镇压天下时,就让还在洛阳生活的琅琊王舍弃繁华的洛阳,至东吴就任,当时江南还因叛乱乱成一团,琅琊王非常不乐意,是被王导几次三番催促,这才南下。

南下之后,也是王导说服本地东吴旧贵支持琅琊王,这才能在江南立下脚跟,再加上王氏家族的鼎立支持,这才有了南方的安稳之地。

在立稳吴地后,王导还和族兄王敦联合,一内一外,将北边的徐州、西边的荆州拿下,从而稳定了晋朝的国祚,让琅琊王改称了晋王——晋为国号,就等着被俘虏的皇帝哪天死掉,就能上位。

到这,原本只是顶级高门之一的琅琊王氏家族,就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东晋最大的权贵。

然而,王导的智慧,也看得清楚一点,那就是王家不能称帝!

王家虽然有兵有势,晋朝的大摊子上,皇帝只是个维持平衡的替罪羊,国中任何动荡,都是由皇帝来承担士族的怨怼,若是王氏家族上位,那么承担责任的,便是王家。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