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2 / 2)

这些消息在匈奴的宣传下,很快传遍四海——但,四海没有怎么震动,大家对这事其实都心知肚明。

别的不说,洛阳失陷这事,完全是各方坐视造成的,西边的南阳王是东海王的弟弟,根本没有救皇帝的意思,南边的琅琊王也坐视皇帝死掉,当然,上党也是一样的选择,如果各方稍微积极那么一点点,晋朝也不会烂成如今这个样子。

司马炎靠篡位曹家得到帝位,自然怕的别的权臣把自己做的事情再回馈一次。

于是他死前大肆分封宗亲诸王,其实也是料到了将来自己的白痴儿子当不了皇帝时,哪怕内乱,上位的也是司马家的子孙,肉烂到底是在锅里。

他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局,同时也深刻地给后世上了一堂“为什么说分封制是不可行的”的现场表演,成了历史肯定秦始皇立郡县制的反面教材,时常被拖出来鞭尸。

上党敢出兵去救皇帝,虽然没有救出来,大家也都很感佩地骂了声傻子,然后纷纷赞了并州和冀州的忠义。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虽然有人提议打到平阳去,救出晋帝,但大家都只是说说应该去,就没有一个人动弹的。

各地大多方镇如今都想的是,皇帝你能不能早点死,你不死我们不好立新帝啊!

就洛阳失陷后的一个月里,大将军苟晞立了晋帝的侄儿为皇太子,说是受了晋帝的重托,立了一个行台(临时政府),但他的地盘太小了,只有一个县,没人一个人听他的。

而幽州王浚也立了一个皇太子,立了行台,但这皇太子是谁,连王浚的家人和手下都说不出来。

而上党这边也遇到了麻烦。

按王室继承权,皇帝是要从血源相近的宗室里挑。

晋武帝司马炎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孙子辈更是快成了百人队,然而在八王之乱、刘聪、刘曜的帮助下,不算已经成了俘虏的晋帝,如今只剩下直系三个儿孙了。

其中一个在苟晞那里,剩下的两个——在上党。

吴王司马晏和他的儿子。

吴王从小眼睛不好,上党建立不久,就来过来治青光眼,住下之后,就享受这里的好,不想回去,还把自己的儿子也顺便接了过来。

甚至说,如果从血统上来说,他是最能继位的,因为他是司马炎唯一一个还活着的儿子了,如果不是眼睛不好看起来活不了不久,都可能没有先帝的事情。

如果能拥立他当皇帝,那么可以说是一步登天,瞬间就可以号令天下,位列三公。

富贵迷人眼,险中求。于是无数人来游说吴王,建议他以上党为根基,继承大位,从而君临天下,夺回大位,而且刘琨素来忠于晋室,如果有他相助,成功机会非常大——最好再取上党魏女为后,这样一来,就稳了。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