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综合这两种研究,又在平日里对国际心理学期刊杂志中的某些项目进行了简单实验和推理,完成了这篇《心理学:颠覆论》。
《心理学:颠覆论》一经抛到网上后,就仿佛星星之火,迅速燎原!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网络完全炸锅了,新年之后,第一个争议事件诞生了。
“李凡这研究我虽然看不懂吧,但是结论我知道啊,这不就是说心理学是伪科学嘛!”
“李凡,虽然你在国学方面很牛逼,又立说又出书,国学这方面你也没谁了,但是,心理学你就别掺和了!”
“术业有专攻,知道不?”
“要是一大半的心理学结论都错了,那全世界的心理学家都是干嘛吃的?!”
“李凡,你这绝对是飘了!还是回去研究国学吧,心理学这方面你是纯外行啊!”
……
关于这篇学术作品,支持李凡的网友基本没有多少,毕竟李凡从来没在心理学方面展露过头角,而且,这篇学术作品就如它的名字一样,颠覆性和否定性太强!
直接把整个心理学弄成了“伪科学”,说这36篇研究中有一大半站不住脚,这惊掉众人下巴的言论,任谁也无法置信啊!
况且,发表人还是个国学专家,跟心理学没有任何关系,即便这个人是大名鼎鼎的李凡!
面对一边倒的舆论,李凡合上手机淡然地道:“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给我看一眼。”
室友们纷纷大惊:
“啊?他们在质疑你啊!”
“李凡,你就不想说些什么么?”
“网友们都说你这篇作品完全是在胡扯,你这么淡定,难道你这个寒假修了个仙?”
……
李凡之所以淡定,有两方面原因:一,这篇研究所产生的一边倒的质疑,他早已经在预料之中了,毕竟那两篇研究报告在前世也遇到了同样的境遇。
二,和网友们有什么好争辩的,本身学术水平教育背景大家都不对等!就好比小学生说1+1等于2,数学高材生偏说不等于2,怎么交流?
自己解释的东西网友们都理解不上去,李凡还会傻乎乎地去试图改变网民们的想法?
学术交流,一定是在双方水平对等或者接近的时候,才能进行,否则就是空谈。
李凡懒得回应,从室友手中接过这学期的选修课安排表后,便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选课。
……
关于李凡这篇作品的讨论,因为李凡特殊的身份,整个网络上的讨论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