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嬴政亲自挑选了年轻有为的将领李信,代替受伤的蒙恬,前往赵国前线,与老将王翦汇合,一同攻打燕国,务必要拿到祸首燕太子的首级。
经过荆轲行刺事件后,嬴政更加亲近倚重李斯了,因为当初只有李斯直言不宜召见燕使。
而清落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不容挑战,没有人再敢对她出言不逊,因为是清落从荆轲手中解救了嬴政,所以没有人再敢自称比清落还在乎嬴政的安危。
与此同时,嬴政更加离不开清落了,因为他每每想起当日大殿上那惊险万分的一幕,下面的文臣武将除了惊吓慌乱以外,无一人敢冲上前来为他抵挡刺客,他就愤懑交加。
那时,只有清落和被秦舞阳绊住的扶苏,冲出人群要来救他,他很难想象若是当日扶苏没有缠着清落来章台宫观看大典,他是否还能安然无恙。看来至亲还是至亲,血浓于水,令他感到宽慰。
由于嬴政缺乏安全感,清落只好寸步不离的呆在嬴政身边,扫灭六国行动开始后,行刺事件可能还会发生,为了保护嬴政,清落也愿意像以前没有搬出长杨宫的时候一样,时刻伴在君侧。
于是,清落吩咐胡亥的奶娘每日陪同胡亥去玉漱阁读书,然后把阿房宫的内务全权交给她的贴身宫女翠儿打理,她自己好腾出时间和精力照顾嬴政。
自从清落搬入阿房宫后,嬴政总是一有空就往阿房宫跑,鲜少留恋他的后宫。
为了安抚王后的情绪,这些年来,清落总是时不时请嬴政去陪陪王后,然后王后的女儿们便接二连三的诞生了,后宫女人们觉得王后幸运的同时,又为王后没有再诞公子感到惋惜。
不过,嬴政倒也觉得无所谓,反正他已有两个公子,后嗣问题他根本不担心。
嬴政三十四岁的时候,王翦、李信大破燕军和赵国残军防线,由于已近隆冬,燕北苦寒,不适合秦军强行征讨,于是主将王翦下令停军整修,补充粮草军需,准备来年春暖再战。
嬴政一心想要燕太子的脑袋,好不容易等到冬去春来,他立刻催促秦军再度伐燕。
第64章 未雨绸缪
几个月后,燕王将燕太子的头颅献给身后穷追猛打的李信以求和,自己则逃到极北之地。
李信带回燕太子的首级后,主将王翦认为燕国不再具有威胁,便撤军回国。
嬴政收到燕太子的首级后,大加赞赏李信的果敢勇猛,将伐燕的功劳都奖给了李信,而留给主将王翦的只是一句“大将军辛苦了”。嬴政让所有人都误认为是李信投机取巧,博得君王欢心,也都替王翦感到惋惜不值,但只有嬴政知道,如果不压一压功绩如日中天的王翦,他和清落还怎么将蒙恬一手推向镇国大将的位置?
秦军稍作整修过后,嬴政就开始准备伐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