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几个士兵开始将一卷一卷的书简,投入烧得火光冲天的大鼎中。
在场的儒生们强忍悲恸,怒目圆瞪,敢怒不敢言的被手持利器的禁卫军们拦住,只能围站在距离大鼎百步以外的地方,眼睁睁的看着书简典籍被烧毁。
大鼎上方,涌起的浓烟,直冲云霄,远远在咸阳城内都能清晰的看见烟柱滚滚升起。
胡亥和赵高循着浓烟,赶到郊外。
赵高率先向扶苏行礼,颇为赞赏的大声说道:“大公子办事手段果决、雷厉风行,几下就震慑得儒生们哑口无言,还吓得始作俑者卢生鼠窜躲藏,不敢露面。实乃威名远扬,储君之范啊!我大秦有您这样的公子,何愁天下不定啊!”
其实赵高是故意这么说,为的是要激怒在场的儒生,让他们误以为扶苏也跟嬴政一样,对儒家及其他学派处处打压,更误以为是扶苏请旨查抄焚毁了他们的书简卷轴。
果然,儒生们因为书籍被焚的悲恸情绪,经赵高话语的刺激,顿时空前爆发。
尽管扶苏尚未被册封为太子,但全国上下都心知储君之位是属于扶苏的,既然现今皇帝和后继皇帝都打压欺辱他们,他们内心还有什么希望可存?
他们对嬴政的绝望,转化为对扶苏的绝望,进而转化为对秦王朝的绝望。他们不堪背负懦弱可欺的名头,再度群起而暴动,激烈的冲撞阻拦的士兵,场面一时陷入失控。
卫尉一面指挥士兵们努力压制儒生的暴动,一面请示扶苏的旨令。
扶苏犹豫不决,他不愿意伤害手无寸铁的百姓,也不愿意士兵们遭受伤亡。
这时,胡亥靠近扶苏身旁,悄声提醒道:“大哥,父皇派大哥平暴安良,此时大哥就应当赶紧杀一儆百,震慑那群暴徒,这才不负父皇的嘱托。”
“公子胡亥所言极是,请您下令吧。”卫尉焦急的说道,他担心他们快压制不住儒生了。
一面是胡亥的提醒劝告,一面是卫尉的焦急催促,扶苏心乱如麻,犹豫再三,但最终还是依了胡亥之言,语气沉重的吩咐卫尉:“负隅顽抗者,皆坑杀。”
卫尉领令后,迅速转身,去向士兵们传达扶苏的命令了。
士兵们接到卫尉传来的“负隅顽抗者皆坑杀”的命令,顿时感觉如释重负,立刻抽出佩剑指向儒生们,由被动抵挡,变为暴力压制。
儒生们也听到了卫尉传来的命令,本就激动的情绪,变得更加冲动无畏、固执难驯,竟然主动撞向士兵的剑锋,凌然赴死。当第一个儒生倒下后,其余儒生绝望悲怆的情绪达到了顶峰,前赴后继踊跃献身者,不计其数,结果,自愿丧命剑下的儒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