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如果是宗懿主动揭盖的话,他完全可以选择对他自己更有利的说辞的。宗懿可以推脱,可以说出自己的不甘与无奈,他甚至还能无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害者,这在史书上又不是没有过先例。
可是宗懿没有这样做。
宗懿之所以这样选择自己的结局,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因为游莲也清楚,宗懿一直以来,行事都是这样的,他会讲究一个“义”。只是宗懿的义与江湖上的义有些不一样的含义:他从来不惮于承担责任,哪怕面对再不可思议的事情,再不喜欢的人,只要有丝毫与他相关,他都会无所顾忌地承认下来。
从前游莲只当他是狂妄,脸皮厚,不知敬畏。可现在看来,游莲却更愿意说这是“义”,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担当——
毕竟大丈夫做事,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陛下应该很高兴吧?完颜宗烈坐了江山,我们又可以轻松几年了。”游莲手拿一根针,引着红丝线,狠狠扎入浆布鞋底正中心的大红福字。
“嗯!是的!”王传点头,笑眯眯地望着游莲:
“听宫里的人说,陛下这几天走路都带风,就连吃饭也都能多吃几碗了呢!”
游莲点头,笑而不语。
“所以高国舅更加得意了,说完颜宗烈好对付,明年开春,高国舅便要再去祁连山……”
游莲抬起了头,她冷冷地望着王传,目光中的寒意激得王传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连话也说不下去了。
“高瑾还要去见蒙古人?”游莲问。
“是的。”王传恭恭敬敬地立着,回答简明扼要,吹嘘戏谑开玩笑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狗东西贼心不死,他是真的消停不下来,非要把陛下的江山给作死吗?”伴随“啪”一声巨响,游莲一只手狠狠拍上了身前的绣桌,吓得桌对面的蝶儿一个哆嗦,差点把手上的绣绷给扔地上。
王传垂手低着头,默不作声。
高瑾与西北祁连山外的蒙古人“暗通款曲”已经很久了,从前女真人刚攻入中原,高瑾就有意拉拢蒙古人替赵胥分忧,终于因游继峰的坚决反对而破产。
游继峰坚决反对联合一队异族人打击另一队异族人,可高瑾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拉一派,打一派是千古以来老祖宗们常用的手段,远在战国时期就有了“远交近攻”的作战手法。游继峰非要排斥异己,什么事都自己一个人死扛,那才是愚蠢又幼稚的。